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ān

【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一说为第十子)聃季载封于聃(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谓之聃季,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12,15)。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8,60,63)。③老子后有聃氏(17,60)。老子,周时楚之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故亦称老聃,当以谥为氏。【变】 亦作耼(17,21),耽(1)。【望】 汝南(17),河南(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聃启,周大夫(12,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后。” (按:《世系谱》:聃季载,文王第十七子。) 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聃国遗址在今河南开封地区。②《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武丁,即商高宗。此当系出子姓。③又云: “老子后有聃氏。”老子,亦称老聃,故其后或以聃为氏。此当系出李氏。

周代有聃启。

猜你喜欢

  • 珠爾奇

    读音:Zhūěrqí【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萨尔哈占(23,63,180,260)。 【变】亦作〔朱尔奇〕(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尔哈占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 斗比

    读音:dòu bǐ斗伯比孙耆仕晋,因以为氏。(见《英贤传》)

  • 烏爾瑚濟

    读音:Wūěrhújǐ【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松花江、乌苏哩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乌尔湖济〕(180)。②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德尔赫之妻为吴尔胡济氏(260),〔吴尔

  • 布淑滿

    读音:Bùshūmǎn历史上代北地区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路史》: 高车十二姓有布淑满氏。一作 ‘布淑沛’ 氏。” 高车,为铁勒族之一部,因其乘坐高轮车,北魏称以 “高车部

  • 叔袁紇

    读音:Shūyuánhé【综】 顺阳王仲景前妻为叔袁纥氏,见《北史·阳平王新成传》(27)。一说,即袁纥氏。

  • 读音:Qiā【源】 见《姓苑》(17,62,63)。及《集韵》(86)。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云: “佉,人姓。”未详其源。(《姓氏词典》音qià,不从。)或音qū,

  • 察罕默爾奇

    读音:Cháhǎnmòěrqí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睿宗庶子拨绰之妻即姓此氏。“以姓为氏”。

  • 读音:tán【源】唐时“武陵蛮”之姓(27,60,62)。亦见《姓氏寻源》(60,62)。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潭元澄,唐时岚州刺史(11,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天津之

  • 读音:Duì【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

  • 读音:qí【音】 又音姬(Jī)(12,21,60)。【源】 见《通志·氏族略》(12,21,60)。【变】 亦作丌(12,21,60)。又俗作(亣)(264)。【望】 天水(62,418)。【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