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Élì【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Xún/Shyun,Syu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Hésà【源】 曷萨,隋、唐时突厥部落名,以部为氏(60,62)。【变】 亦作〔曷萨那〕,见《隋书》(76,91)。历史上突厥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唐书》 云: “突厥有曷萨
读音:suī姞姓之分。(见《路史》)
读音:Wèiwúér【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畏吾儿氏(57,61)。按:畏吾儿、畏吾而、畏吾兀、畏吾、委吾均系元、明两代对回鹘的异译。回鹘在唐朝以前称回纥,今译维吾尔。故当以族名为氏。【变】 亦作
读音:Zhè【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uèshī【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Mùjímùlā景颇族姓氏。相传为瓦切娃时期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Xīyún【源】 代北人姓(7,60,62)。【变】 后改为云氏,见《魏书》(7,12,27,44,60)。【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雲
读音:Jiān【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北京、四川成都(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浙江普陀(297)、江山(325)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