纥干
纥干,华言依倚也,后因为氏。(见《西秦录》)
北周田弘,赐纥干氏。(见《周书》)
纥干氏,代人,孝文改为干氏。(见《通志·氏族略》)
▲〈北周〉纥干广略,官柱国。〈唐〉纥干众,大中间江西观察使。
纥干,华言依倚也,后因为氏。(见《西秦录》)
北周田弘,赐纥干氏。(见《周书》)
纥干氏,代人,孝文改为干氏。(见《通志·氏族略》)
▲〈北周〉纥干广略,官柱国。〈唐〉纥干众,大中间江西观察使。
读音:xiào shī郑人欲毁乡校,子产曰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见《姓源韵谱》)郑子产称乡校为师,遂曰校师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Yīn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古文‘阴’字。《路史》: ‘阴康氏后有氏’。一作‘霒’。”
读音:Shǐ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相传黄帝有史官仓颉、周有太史史佚。他们的子孙以官名为姓,即为“史”姓。二是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有国为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
读音:Dáwǎmǎití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新疆之乌鲁木齐有分布。《报》载: 现任新疆中共区委书记铁木尔,即姓此姓。
读音:Dūnqiū【综】 北魏时改敦丘氏为敦氏,见《魏书·官氏志》(17,62)。然,今本《魏书》无敦丘氏。或系丘敦之误,或即顿丘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罕见复
读音:Línqiū【综】 见《魏书·官氏志》(17,62)。亦作〔林邱〕(17)。《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未详其他。或作“林邱”。
读音:Yělì《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未详其源。(按:疑此亦“野利”之别译,出自羌族之党项人。)
读音:fēng jù【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子具食采于开封,因氏(12,60)。【人】 封具孤父,春秋时郑大夫(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郑公子具
读音:Niáng/Nyang【源】 ①隋唐时西域苏毗羌部姓,亦称氏(194)。苏毗部唐时为吐蕃所灭,吐蕃人也有此姓。藏族姓。以家族名为姓(170,217)。②现代罕见姓(73,91)。
读音:Fúdū【综】 成汤之母为扶都氏之女,见《纲鉴注》(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