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ng

【源】①春秋时郑公子京叔之后有京氏,汉时京房子孙避仇改为经氏(69)。②战国时魏经侯之后(60,62)。亦见《姓苑》(9,11,12)。③清满洲正蓝旗中有经氏(260)。④蒙古族姓。【望】范阳、平阳、荥阳(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经旷,晋太元时人(12,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上海之松江,辽宁之清原,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灌阳、荔浦,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魏有经侯 (见 《姓苑》),经氏当为其后。望出平阳。”

晋代有经旷; 明代有经·纬纶,举人; 又有经秀,南康知县; 清代有经腾凤,顺治丁酉举人。

猜你喜欢

  • 哈納克

    读音:Hǎ'nà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变】 一作〔哈尼克〕(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鸠夷

    读音:jiū yí【源】 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鸠夷氏(5,17,60)。【变】 一作鸿夷(60)。宋微子后有鸠夷氏。(见《路史》)

  • 读音:Hu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Tuó/Two【综】 駞即驼。新疆呼图壁有此姓(342)。

  • 召伯

    读音:shào bó【源】 周时召伯爽之后(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 注云: “召伯奭之后。”召伯奭,即召公奭。召,邑名,召公食采之地

  • 读音:É【源】鲜卑族姓(21)。【变】《魏书》作娥(44,70)。亦作鵞(62)。【人】鹅青,魏将。《晋书·安帝本纪》载,晋义熙十三年夏,刘裕败魏将鹅青于河曲(21)。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

  • 撒剗

    读音:Sǎch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亦作〔察刬〕(71)。清时称萨察氏。【望】 陇西(24,71)。【人】 撒刬吾歌,金泰和中以安远大将军为高平令,见《万历泽州志》(71)。

  • 读音:Fēng封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姜姓。据说炎帝后人名钜,曾为黄帝师。夏朝时,钜的后代被封于封父(今河南封丘西),建封父国,后封父国灭亡,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姓,一

  • 兆謨克

    读音:Zhàomók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呼松阿之妻为兆谟克氏(260)。

  • 读音:Sī司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神农时有官名司怪,专事占卜,其后代子孙以司为姓,称司氏。二是改姓而来。由司马、司寇、司德、司城等姓氏中改为单姓司者。三是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