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ān

【音】 亦音Zhān(91)。【源】 ①金时女真人粘合氏之后(60,63)。②或为元时粘罕之后(60,62),按,金宗室、熙宗时官太保、尚书令完颜宗翰,女真名粘没喝,又译粘罕(56,61,397)。《姓氏考略》所指元粘罕当系金粘罕之误。【布】 福建安溪(341)、晋江(236)、台湾(64,68,261)、北京、河北邢台、山东莱阳等地均有此姓。【人】 粘鹏,明时河北武邑人,洪武庚午举人,任教谕(15,21)。粘克升,清乾隆戊戌进士(2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 “出金粘合氏之后。”此出自女真族,后当融为满族。② “或出元粘罕之后。” 此当出自蒙古族。

明代有粘鹏,武邑人,洪武庚午举人,任教谕;又有粘灿,监察史; 清代有粘克昇,乾隆戊戍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Èr/Ell【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4,68,261)。

  • 读音:hài【源】 ①夏禹之臣竖亥之后(60,62)。②北魏时俟亥氏改为亥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5,60)。【望】 河南(12,17,418)。【布】 北京(91)、台湾台东(64,68

  • 蔣匠

    读音:Jiǎngjiàng【综】汉时有曲成令蒋匠熙,见《汉书》(9,11,17)。据张澍考证,宜作将匠。因将作大匠之官,以为氏也(26)。现姑录此以备考。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

  • 投壺

    读音:Toúhú【源】 系自晋中行氏,春秋时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会诸侯,与齐侯晏投壶(一种游戏),穆子举矢曰,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时人称焉,后以为氏,见《风俗通》(1,7,9,17)。【变】 后

  • 读音:shōu【源】 见《姓苑》(9,15,21)。【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 转引 《

  • 读音:Lín林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东周周平王之子姬林开,其子孙以他的字为姓。二是以居住地为姓氏,源于子姓。商纣时期比干的儿子避难居于长林,后世子孙因以为姓。

  • 唐兀烏密

    读音:Tángwùwūmì【源】 元时人姓(57)。其先在宋朝之西夏时为嵬名氏(102)。【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唐古鄂摩克〕(24),而《元史》作〔唐兀吾密〕(57)。【人】 唐兀乌密察罕、

  • 薩爾屯

    读音:Sàěrtú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敖汉(23,63)。【人】萨尔屯珲锦,清镶黄旗人,世居敖汉,崇德中归清,授骑都尉(23)。亦作萨尔图珲津(72)。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

  • 賈怕

    读音:Jiǎpà《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未详其源。(按: 疑此乃“贾伯”之误,盖伯、怕形近而讹。参见 “贾伯”条。)

  • 持佳

    读音:Chí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金时女真人姓有持嘉氏(24),持佳氏当出自持嘉氏。【变】 ①亦作〔迟佳〕(180)。②后改为迟氏(180)。清代满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