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百里

百里


读音:Bǎi lǐ

百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百里奚之后。二是源自地名。周朝时虞国有人入秦,后被封于百里邑,其后人遂以邑名为姓。

百里姓望居在新蔡郡(河南新蔡一带)、京兆郡(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百里姓历史名人物有百里奚,曾出游诸国,到齐国后,不被重用;至周,也不为所用;后被虞公任用为大夫,虞灭后被虏,作为陪嫁之臣被送往秦国,因秦穆公以媵臣视之,离开秦国,在宛被楚人抓获。后秦穆公闻其贤能,用五张羊皮将其赎回,授以国政。称为五羖大夫。百里奚任秦大夫七年,辅佐穆公建立霸业。

百里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七位。


【源】 系自姜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受封于虞,晋献公灭虞,执其大夫井伯奚。使媵(陪嫁奴仆)伯姬于秦,秦以奚为大夫,食采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地在唐泾龙之间,马璘败吐番众于百里,即其地也(此指唐时百里城,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奚之子视,以百里为氏,见《风俗通》(1,7,17,60)。一说,百里奚系出姜姓,见《姓源》(17)。 【变】一作〔伯里〕(17)。 【望】京兆(17,418)。 【布】山西平陆曾有此姓,见《平陆县志》(298)。 【人】百里视,字孟明,春秋时秦国大将(7,21)。百里蒿,东汉时封丘人,徐州刺史(7,21)。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风俗通》云: “秦百里奚之后。出自姬姓。其先虞人,入秦,受邑于百里,因氏焉。”望出京兆。可参见“”、“”二条。

汉代有百里嵩,徐州剌史,封丘人。

猜你喜欢

  • 读音:Fǔ【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脯醢是饮酒肴盘,或因以为氏(62)。《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Mài【源】 见《姓苑》(21,24,62)。广西罗城仫佬族姓(112)。【布】安徽淮南(362)、河南巩县(301)、山东新泰(359)、广西柳江(376)、罗城(112)等地均有此姓。【人】

  • 读音:Dūn【综】 源出不详。或系敦氏所改(91)。见《新编千家姓》(73)。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罕见姓,现代北方有,出于敦

  • 拜布拉克

    读音:Bàibùlākè【综】 清驻防哈尔沁镶黄旗中有拜布拉克氏(259,260)。

  • 读音:Zhà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椒江、山西之灵石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普乃

    读音:Pǔ′nǎi【综】 疑即普氏(70)。周摇,字世安,其先与北魏同源,初为普乃氏(一作普屯),及居洛阳改为周氏。周闵帝受禅,赐姓车非氏,封金水郡公。文帝受禅,复姓周氏(27,47,61)。历史上鲜

  • 楊干

    读音:Yánggā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姓氏汇编》注云:“即扬干氏。”

  • 读音:Shuò/Shunh Shw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干己

    读音:gān jǐ【源】 春秋时陈大夫干征师食采于干己,因以为氏,见《姓苑》(6,12,21)。【变】 《奇姓通》作〔于己〕(20),误。【人】 干己衍,汉时京兆尹(9,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

  • 读音:Bó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泊”云:“《潜夫论》: ‘夏禹后有泊氏。’ 一作 ‘汋’。”《姓氏词典》则云: “系泊姓分族,见《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