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ìng

【源】 ①系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故城在今河南修武,或今获嘉),季亹弟顷叔生跪,以邑为氏(6,7,9,12,17)。②唐时西原(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蛮豪有此姓(7)。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宁海城西牛庄(23)。④彝(130)、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与宁通(17,60)。【望】 齐郡(418)。【布】 四川垫江(337)、中江(345)、台湾(64,68,261)、安徽天长、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甯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时相国(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高要,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鲜族、傣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秦甯 (宁)公之后也。”此以谥为氏,系出嬴姓。② 《中文大字典》注引 《尚友录》 云: “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李亹,食采於甯 (宁),以邑为氏。”此则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壮族》 摘引 《新唐书》 云:“西原蛮……有宁氏者,相承为豪。” 以为壮族之先。

或作“��” (按: 《郑通志·氏族略》 “��”、 “”皆收,以为两姓),又作“”,今统简作“”。

一音níng,亦现行姓氏。俗读音变而分族。

《姓氏急就篇·注》载: “卫武公之后有甯速、俞、殖、喜; 又,齐有甯戚; 周有甯越。或与 ‘寧’ 通,汉甯成,《史记》作寧成”。

猜你喜欢

  • 读音:Yín【源】 见《姓氏急就篇》(17,62)及《改并四声篇海》引《姓苑》(86)。【望】 广平,见《姓苑》(17)。《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汉语大字典》音yán

  • 燒尼

    读音:Shāo’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油”,以之为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收载,未详其他。

  • 史佳

    读音:Shǐjiā【综】 清宗室觉罗巴吉里之妻为史佳氏(260)。

  • 盬成

    读音:Gǔché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希姓录》 注云:“以地名为姓氏。”未详其他。

  • 读音:Chòu【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现代罕见姓”,未详其他。

  • 读音:Sǎo【源】 ①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②佤族姓。源出木依库姓,世居云南西盟(159)。③清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15喧之一蛮罔喧土官为扫氏(253)。《姓氏词典》 引 《新五代史》、《中

  • 來纖

    读音:Láixiān【源】 春秋时楚公族中有来纤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

  • 司堵

    读音:Sīdǔ现行彝族姓氏。或写作 “司杜”。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莠尹

    读音:Yǒuyǐn【源】春秋时楚国官名有莠尹,以官为氏(60)。一说,楚大夫莠尹之后,见《路史》(17,62)。 【人】莠尹然,春秋时楚人(1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注云: “楚大夫,以

  • 石户

    读音:shí hù居于石户者,因以为氏。(见《姓氏寻源》)石户之农,不知何许人,与舜为友。(见《尚友录》)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寻源》 注云: “居於石户者,因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