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òng

【源】 ①古有用国,见《毛诗》,高唐(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乃用国之地,故有用姓,见《风俗通》(1,6,12,15,17)。②《姓氏考略》按:《毛诗》无用国,《鄘风》有美孟庸矣,据《正义》解:庸为当时列国姓。盖用与庸通,故有用姓(60,62)。【望】 高唐(17,60,418)。【布】 安徽淮南(362)、江西萍乡(371)、南康(406)、台湾台北(64)、等地均有此姓。【人】 用虬,汉时高唐令(1,15)。用夏,明时陕州人,贡士,嘉靖年间山西辽州吏目(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长治、大同、运城、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古有用国,今高唐乃用地,故有用姓。《姓考》: ‘古有用国。见 《毛诗》,后以国为氏。’ 《毛诗》 无用国,《鄘风》: ‘美孟庸矣’。(正义): 庸,当时列国姓。盖 ‘用’ 与 ‘庸’通,故有用姓。《汉书》 有高唐令用蚪。望出高唐。”(按: 高唐令用蚪,《郑通志·氏族略》 引作“高唐令用虬”。)

《名士录》 有用羽,高士; 唐代有用明; 明代有用夏,辽州吏目; 清代有用世榜,任典吏。

猜你喜欢

  • 读音:jīn【源】 见《姓苑》(15,21,24,60)。 【布】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广西苍梧(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人】今颖伯,明时浙江临海人,洪武中嘉兴府学教授(15,

  • 斯泥也

    读音:Sīníyě【综】 佤族姓。亦作〔塞泥也〕,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 读音:sà《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谱》 注云:“以器具为姓氏。钑,古代一种兵器,即短小的矛,也用为家具。”

  • 纳兰

    读音:nà lán女真姓。明昌六年十二月,以户部员外郎纳兰昉为横赐使。(见《金史·章宗纪》)▲<金>纳兰胡鲁剌,大名路人,承安进士第一。

  • 宜眷

    读音:Yíjuà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鮮于

    读音:Xiānyú【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殷后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子孙因合鲜于为姓,见《风俗通》(1,7,12,17,60)。②定州鲜于氏,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之后(60,70)。【变】 后有

  • 读音:Wā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有此姓(279)。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记载; 《姓氏词典》引 《明史》亦收,未

  • 俄饒時

    读音: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以菜为图腾的氏族,菜,傈僳语为俄饶时。汉姓为蔡(149,150)。

  • 读音:bī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湖北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彬宝,晋时江夏人,见《陶侃别传》(11)。彬霁,唐时人,撰《秘苑状启》四卷(15,21,60)

  • 读音:Suō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云南之勐海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