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
【源】 争为古国,见《玉篇》,争氏当以国为氏(60,62)。【人】 争同,汉时人,见《印薮》(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据《玉篇》注云:“国名,争氏当以国为氏。”未道其详。
汉代有争不识、争同。
【源】 争为古国,见《玉篇》,争氏当以国为氏(60,62)。【人】 争同,汉时人,见《印薮》(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据《玉篇》注云:“国名,争氏当以国为氏。”未道其详。
汉代有争不识、争同。
读音:Ěrwò【综】 彝族姓。属蒋拉家支,居云南永胜(375)。
读音:Làbō白族姓氏。“腊”,白族语指虎; 腊波,以老虎为图腾的氏族,或以族称为姓。或取làbō之首音谐以汉字“腊” 以为单姓。或写作罗、娄,后又改为何、和、胡、鲁、木等。见 《中国人的
读音:Gū【源】 浙江吴兴(即今湖州)的别称为菰,战国时楚春申君在吴兴南25里处置菰城,或后人以地为氏。【布】 台湾台南有此姓(64,68,261)。
读音:Qī【源】 倛,亦作魉,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或以物为氏(91)。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倛,亦作魌,古时驱逐鬼怪
读音:Yào现行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惠水有分布。此姓系惠水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鹞,鸟名。隼一类猛禽,当是以鸟为姓,如雁、鹰之类。)
读音:Yáng《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Húdū《姓氏词典》 引 《晋书》 收载,“晋有胡都大博。”未详其他。
读音:hè lán鲜卑族之居贺兰山者,以山为氏。(见《太平寰宇记》)贺兰祥,其先与魏俱起,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见《周书·贺兰祥传》)▲〈唐〉贺兰进明,肃宗时官河南节度使。〈宋〉贺兰栖真,
读音:Páo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此姓系酒泉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Jí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大夫籍邱子鉏”, “以邑为氏”。或作“籍丘”。当系出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