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林荅
【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②金时赐杨沃衍姓乌林荅氏(71)。【望】 广平(60,71)。【变】 ①后改为蔡氏(13,21,71)。②亦作〔乌林答〕、〔兀林答〕、〔忽林荅〕、〔乌临大〕(71)、〔兀林荅〕(56)。清时又改为〔乌凌阿〕、〔乌陵阿〕(24)。【人】 乌林荅晖,金时累官中都兵马都指挥使(21,61)。乌林荅钞兀,金时利涉军节度副使(56)。
【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②金时赐杨沃衍姓乌林荅氏(71)。【望】 广平(60,71)。【变】 ①后改为蔡氏(13,21,71)。②亦作〔乌林答〕、〔兀林答〕、〔忽林荅〕、〔乌临大〕(71)、〔兀林荅〕(56)。清时又改为〔乌凌阿〕、〔乌陵阿〕(24)。【人】 乌林荅晖,金时累官中都兵马都指挥使(21,61)。乌林荅钞兀,金时利涉军节度副使(56)。
读音:Gànxiàn【源】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司徒华定之后为干献氏,见《世本》(4,7,12,60)。宋公族之后有干献氏,见《路史》(17)。②春秋时晋大夫范皋夷食采于干献,因氏(6)。历史上罕见复姓
读音:Héláchìtì/Gaicit【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Píng’ā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Gālìbā【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有此姓(384)。
读音:Xiāotán【综】源出不详。或系萧、谭二单姓所合成。湖南攸县有此姓(283)。
读音:zhèn见《姓苑》。湖广松滋县有镇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Qítā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呼伦贝尔副都统萨克慎,姓此氏。”(按: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奇塔喇” 氏。参见该条。)
读音:Éluósī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有载,当为喀喇氏之分族。《续通志·氏族略·元·以部为氏》 注“喀喇” 云: “本喀喇部,即汉高车国也。《列传》博果密,
读音:Là《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ào【源】①系自嬴姓,帝颛顼之裔伯益之后。伯益13代孙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故城在今山西赵城西南),因氏(6,7,9,12,17)。②夏桀臣有赵梁,则造父之前已有赵氏(17)。③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