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寻
唐居支庶分王为九姓,六曰火寻。 (见《唐书·西域传》)
唐居支庶分王为九姓,六曰火寻。 (见《唐书·西域传》)
读音:Gāng【源】 ①见《姓苑》(7,9,24)。战国时齐邑刚寿,故城在今山东东平西南,当以地为氏(60,63)。②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③蒙古(255)、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亦作钢
读音:sāng qiū与“桑丘”同。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地名,“以地为氏”。郑樵注云: “《汉书》 (有)桑邱公,著书五篇; 《姓纂》 云: ‘今下邳有此姓。’”或作“
读音:Cāngshū【源】高阳氏颛顼帝时八才子之一苍舒之后(17,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颛帝后有苍舒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 注“苍” 云
读音:Zhōnggǔ【源】夏王桀之内史(即太史令)终古,其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风俗通》 云: “终古,桀内史也,因
读音:Jiō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罕见姓”,未详其源。
读音:Bǔ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职业或官名为姓氏。商周有太卜,卜人的职责专管占卜。他们的后裔有以卜为姓氏者,即为卜姓。二是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须卜氏改为卜
读音:yì【源】 见《万姓统谱》(15,21)。【人】 睪文奏,南北朝时陈太建年中任南部都尉(15,21,24,62,63)。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未详其源。南朝时陈
读音:Huòníyà/Honicin【综】蒙古族姓。蒙古语“豁尼亚”意为牧羊者,见《华夷译语》。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384)。
读音:E-shǐ【综】 ①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驽代之妻为阿史氏(260)。 ②彝族姓。属尔仆阿史家支,云南宁蒗有此姓(375)。阿音A-。
读音:Mùróng慕容姓主要是出自鲜卑族。鲜卑族单于自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因以慕容为姓。慕容姓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东晋到十六国时期得到极大发展,望族居于敦煌郡及雁门郡。慕容姓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