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ún

【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周武王封淳于公,后灭于杞,因氏,其后有去于为淳氏者(60,62)。亦见《姓苑》(7,60,62)。②出于夏后氏之裔淳维之后(60,62)。③彝族姓(130)。【望】 吴郡(17,418)。【变】 亦作〔涥〕(9,17)。【布】 四川彭县(354)、安县(322)、武胜(321)、云南镇雄(331)、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江西萍乡(371)、湖北钟祥(388)、武汉、台湾高雄、台北、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淳坤,宋时四川遂县人,端平进士(21)。淳忠厚,明时四川合州人,曾任河北成安县令(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忻州、榆次,湖北之武昌,湖南之益阳,安徽之旌德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奇姓通》 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注引 《姓苑》云: “吴有此姓。”吴乃周太伯、虞仲所封之国,故此之淳氏当系出姬姓。②又云: “出於夏后氏之裔淳维之后。” 夏乃姒姓,故此之淳氏,则系出姒姓。③又云: “或淳于氏之后,去 ‘于’ 为 ‘淳’ 氏。” 淳于,亦国亦邑,或系出姜姓。

一作“”。

宋代有淳坤,遂宁人,端平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jiāo出自寒浞之子浇。(见《姓氏考略》)成化间总兵浇彧。(见《万姓统谱》)

  • 读音:mìng【源】 见《姓苑》(21)。古帝燧人氏之臣知命之后,以名为氏(60,62)。【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山西之

  • 季隨

    读音:Jìsuí【源】 周时八士之一季随之后,以名为氏(4,6,9,12,17)。【人】 季随逢,春秋时宋人(6,17,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周八

  • 读音:hán【源】 ①黄帝之臣寒哀作御,见《世本》。为寒姓之始(60,62)。②夏时诸侯寒促之后,见《氏族大全》(6,12,17,60)。一说,寒,夏时妘姓之国,见《路史》。故城在山东潍州(即今潍坊)

  • 读音:Jù罕见姓氏。当即 “曜”姓之讹。《汉语大字典》收载,其注“曜”引《汉书·王子侯表》:“五据侯臞(曜)丘。”颜师古注:“臞(曜),音‘劬’,又音‘惧’。”或作“䂂”。一

  • 盧伽

    读音:Lújiā【源】 唐时西域有卢伽氏,见《唐书·郝处俊传》(60,62)。历史上西域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唐书·郝处俊传》 云: “西域有卢伽氏。

  • 奴丹

    读音:Núdān【综】 元时人姓。元时拓拔按扎儿,太祖时统兵屯平阳,以防金人,其妻为奴丹氏(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讷延〕(24)。《姓氏词典》引《新元史》收载,未详其他。

  • 函井

    读音:hán jǐng【源】 为羌姓䍐幵氏所改,《北周四面像碑》有姓函井者六人(26,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为羌姓䍐�&

  • 堅吾

    读音:Jiānwú【源】 北狄之贺兰、坚吾二氏皆李陵之后(19,21)。春秋前,北狄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之间,与以上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

  • 箝耳

    读音:Qiáněr【源】 系自姬姓。周文王异母弟王季,王季之第四子名煇,又名虔仁煇,煇之子渠、武王封之岑,为岑氏。其后有王氏、虔仁氏、钳耳氏、箝耳氏、皮仁氏、仁氏等(19,21)。一说,西羌复姓。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