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
【源】 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南临淇镇。以水名为氏(60,62)。【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淇邦彦,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海门县典史,福建晋江人,见《通州直隶州志》。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 “以淇水为姓。”淇水古为黄河支流,发源于今河南林县。
【源】 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南临淇镇。以水名为氏(60,62)。【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淇邦彦,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海门县典史,福建晋江人,见《通州直隶州志》。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 “以淇水为姓。”淇水古为黄河支流,发源于今河南林县。
读音:Guōlèqīnqímùkè【综】 清蒙古人姓。郭勒沁齐穆克特克慎,清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中历任库伦办事大臣、左都御史、礼部尚书(254)。
读音:jī【源】 ①炎帝之世,诸侯夙沙氏叛,其臣箕文谏而被杀,见《刘恕外纪》(21)。箕姓始于此。②系自姚姓。夏舜裔箕伯之后(17,21)。③系自子姓。殷纣叔箕子之后(12,17,60)。【望】 太原
读音:Éěrgétèēn【源】 清蒙古八旗姓(23)。【变】 一作〔额尔特肯〕(61,72)。【人】 额尔格特恩巴图吉尔嘎勒,一作额尔特肯巴图济尔噶尔,本额鲁特杜尔伯特部宰桑,清初降,隶蒙古
读音:Kèlètè《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乾隆时宁夏将军积福,姓此氏。”未详其源。
读音:Qióngchá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简明中国通史》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舜之先族穷蝉氏。”
读音:wū gǔ sūn其先女真乌古部,因以为氏。(见《元史·乌古孙泽传》)▲<金>乌古孙兀屯,上京路人,唐州刺史。<元>乌古孙泽,广西两江道宣慰副使。
读音:Ālí《姓氏词典》 引 《金史》 收载。其注云: “金有阿离补、阿里合懑。”未详其源。(按: 当即“阿里” 之别译,为女真族姓氏。参见 “阿里”条; 又: 阿,《姓氏词典》
读音:Ādū【综】 明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土司姓阿都,系彝族,后改为都氏(129)。《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宋有阿都督。元有阿都善信。”未详
读音:Tǔěrhùtè【源】 蒙古族姓。15至17世纪,新疆卫拉特蒙古形成四部:杜尔伯特、准噶尔、硕特、土尔扈特。土尔扈特系客列亦惕部汪罕之后裔,以部为氏(384)。【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巴彦
读音:Xǔ【音】 又音无(Wú)(17)。【源】 系自姜姓。鄦,炎帝太岳之裔,甫侯之封地,即许。故为许叔之后,见《姓源》(17,62,63)。【变】 一作〔〕,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