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
读音:Qí
【源】 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南临淇镇。以水名为氏(60,62)。【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淇邦彦,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海门县典史,福建晋江人,见《通州直隶州志》。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 “以淇水为姓。”淇水古为黄河支流,发源于今河南林县。
【源】 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南临淇镇。以水名为氏(60,62)。【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淇邦彦,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海门县典史,福建晋江人,见《通州直隶州志》。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 “以淇水为姓。”淇水古为黄河支流,发源于今河南林县。
读音:Chángxiān【综】 土族姓。常鲜,地名,以地为氏。世居青海互助,汉姓为常(195)。
读音:Kā′ěrkāchá【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昂阿之妻为喀尔喀察氏(260)。
读音:hū【源】 ①见《姓苑》(9,60,62)及《广韵》(11)。即呼姓(60,62)。②古并州有虖池,即今滹沱河,居其旁者因水名为氏(91)。【望】 沛郡(17,418)。【布】 晋时沛(故城在今
读音:Xīyùli【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西裕哩氏(256)。
读音:Cóngbāwǎ【源】 夏里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与定结陈塘区(435)。
读音:Xúnlú【源】古天子号,有以为氏者(9,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ānggā【综】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石景之妻为夯嘎氏(260)。
读音:Huǒxún【源】 以国为氏(60,62)。唐时西域康居支庶分王有九姓,第六谓火寻,见《唐书·西域传》(7,60)。唐时康居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居民操突厥语。历史上西域少数民
读音:Lùyuàn【源】 系自偃姓,见《潜夫论》(5)。
读音:jì suí周八士季随之后。(见《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