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梗陽

梗陽

读音:Gěngyáng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梗阳(即祁氏邑,故城在今山西清徐),其后以邑为氏(7,60,62)。②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梗阳君。因以为氏(6)。【人】 梗阳巫皋,春秋时秦大夫(9,12,17)。梗阳真,汉时侍御史谒者(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晋大夫食采於梗阳,其后氏焉。”梗阳,春秋时晋邑,其地在今山西清徐县(按: 《姓氏词典》 称: “即今山西清源县。”然而今山西并无此县,而有“浑源县”,清徐县为是),为祁氏大夫采邑,遂以邑为氏,系出祁姓。

春秋时晋有梗阳巫皋; 汉代有梗阳真,侍御史谒者。

猜你喜欢

  • 读音:Xùn/Shyun Syun【源】 楚公族之后有氏(19,21)。

  • 唐山

    读音:táng shān【源】 春秋时宋司马唐山之后(60,62,91)。【人】 汉高祖姬有唐山夫人,见《汉书·礼乐志》(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亦

  • 沙庫

    读音:Shāk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汪澤

    读音:Wāngzé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顓孫

    读音:Zhuānsūn【源】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鲁,子孙氏焉,见《风俗通》(1,7,17,60)。一说,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12,21)。必有一误,今姑录此备考。【望】汝阳(17,60,

  • 函治

    读音:Hánzhì历史上罕见复姓。《汉语大字典》 有载。其注“函” 引 《广韵》 云: “……又汉复姓,汉末有黄门侍郎函治子觉。”一作“函冶”,姑兼收。

  • 移刺

    读音:yí là移刺宛,景宗保宁间封卫王。(见《畿辅通志》)▲<金>移刺塔不也,猛安人,元帅左都监。<元>移刺捏儿,契丹人,兵马都元帅。《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 頗佳

    读音:Pō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亲军石柱之妻为颇佳氏(260)。

  • 读音:Róng【源】 ①古有荣国,以国为氏(17,60)。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食采于荣(或即荣錡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其后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7,60)。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

  • 类犴

    读音:lèi hān元朔中,睢阳人,类犴反省。(见《史记·梁孝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