朸
【音】 亦音勒(Lē)(17)。【源】 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即平原朸县(故城在今山东商县),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望】 平原(17,418)。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 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考》亦收,其注云:“以采邑为姓氏。‘齐大夫采邑,即平原朸县,因氏。’ 朸县,即今山东商河县。”
【音】 亦音勒(Lē)(17)。【源】 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即平原朸县(故城在今山东商县),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望】 平原(17,418)。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 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考》亦收,其注云:“以采邑为姓氏。‘齐大夫采邑,即平原朸县,因氏。’ 朸县,即今山东商河县。”
读音:Nǎo【源】 西康(今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有此姓(63)。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极罕见姓氏。《玉篇》写作 ‘㑎’;
读音:kāi【音】 亦音坚(Jiān)(88),或音姬(Jī)(62)。【源】 西羌人姓(78)。汉时有幵羌,其后有幵氏,后人亦书幵为开。一说,后人误书亓、丌为开,三字之姓通作其(11,62)。亦见《
读音:jiǎ【源】 见《姓苑》(7)。【望】 陈留(17,21,60,418)。【布】 河北卢龙(28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假仓,汉时人,治尚书(7,9,12,15,17
读音:yuān【音】 又音Juān(17)。【源】 楚公族有蜎氏,见《路史》(17,60)。【望】 楚郡(418)。【人】 蜎渊,春秋时老子弟子,有《蜎子》13篇(7,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
读音:Guǎ/Guoo,Gw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Hǎěr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人】 清正白旗满洲步甲佛保住之妻为哈尔拉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Liú【源】 见《新编千家姓》(73)。彝(130)、苗、汉等民族均有此姓。【布】江苏武进(314)、广东化州(315)、渐江余姚(389)、海南、新疆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
读音:Huà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当以树名为氏,如柳、桑之类。)
读音:’ěrkùlè【综】 清时满洲人姓。额尔库勒富森保,满洲正蓝旗人,同治中任成都副都统(254)。又,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和英之妻为鄂尔库纳氏(260),〔鄂尔库纳〕似即额尔库勒之异译
读音:Lìzuò【综】 北魏时安乐(故城在今北京密云东北50里)人任叙,娶同郡利作氏女(7)。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 云: “后汉安乐任序同郡利作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