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ēng

【源】 ①春秋时鲁季平子伐营取郠(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后去邑为更氏,见《姓谱》(17,62)。②古时乡官有五更,其后以官为氏(60,62)。【望】 魏郡(17,418)。【变】 一作〔㪅〕(26)。【布】 河南洛宁(294)、安徽淮南(362)、山西代县(335)等地均有此姓。【人】 更嬴(一作更盈),战国时魏人,能虚弦落雁,雁先被伤,故得之,后世传鸟闻虚弦而下,盖起于此(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涉县,山西之大同、长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河南之卢氏,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据《战国策》 注云: “战国时魏有更赢 (按: 郑樵引《国语》 作 ‘魏有更盈,能虚弓落雁。’ 疑其有误),更氏当出此。” ②又云: “当为五更者之后,以为氏。”五更,《姓氏词典》 谓之 “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之称。” 《中国姓氏大全》谓之“古代乡官名”。

猜你喜欢

  • 薛延陀

    读音:Xuēyántuó【源】匈奴姓。匈奴单于贺剌头之后,与薛部杂居,后灭薛,居之,因号薛延陀,姓一利咥,见《唐书》。当以号为姓(60,63)。历史上匈奴族姓氏; 或云 “铁勒姓”。《姓氏考略》

  • 特特哷

    读音:Tètèliè【综】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特特哷氏(256)。

  • 都嚕

    读音:Dūlù【源】元时人姓(24)。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 【变】①后改为郝氏(24)。②亦作〔都鲁〕(180,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樹洛于

    读音:Shùluòyú历史上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树”据《河南官氏志》 云: “树洛于氏,改为树氏。”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亦作“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姓

  • 敖托

    读音:Áotuō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本金代女真族姓氏。或译作“奥敦”、“奥屯”,至清,融为满族,或译作“鄂托”。世居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 阿剌温

    读音:E-láwēn【综】 元时人姓。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亦剌马丹,阿剌温氏,元至元中任镇江路广平翼下千户所达鲁花赤,见《至顺镇江志》(399)。

  • 察喇

    读音:Chálǎ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西)夏御史大夫察喇·公济。”

  • 道奇

    读音:Dàoqí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 读音:Xiàng【源】①系自姬姓。项,周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东北之槐坊店),春秋时为齐桓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一说,古诸侯项国,系姞姓子爵国,其地在汝阴项县(故城亦为河

  • 耶指

    读音:Yēzhǐ【源】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