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āng

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黄帝子昌意的后代。二是源于妊姓,昌氏是妊氏后代。

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当今全国多省都有分布。

昌姓历史人物有昌应会,明朝官员,曾官汉川知县。任职期间,轻徭役,治水患,除盗贼,深受百姓拥戴,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昌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一位。


【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1,7,12,15,17)。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60,62)。②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17,62)。③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242)。④蒙古(369)、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汝南,东海(7,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 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风俗通》 云: ‘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 此以古人名为氏。②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汉代有昌豨; 南朝梁有昌义之,乌江人,北徐州刺史; 宋代有昌正大,嘉定进士; 明代有昌应时,嘉靖进士; 清代有昌天锦,康熙乙未进士; 又有昌新运,任守备。

猜你喜欢

  • 鸡弥没

    读音:jī mí mò倭王妻姓鸡弥没。(见《北史》)

  • 读音:Piàn【源】 源出不详。河南商城有此姓(30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怒饒時

    读音:Nù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以豆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汉姓为窦(150)。

  • 冉夫

    读音:Rǎnfū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拓王

    读音:Tuòwáng【源】 ①拓王本高丽族之一小国,归魏后,以国为氏(70)。②北魏伏波将军王罴,镇武川,孝昌三年赐姓拓王氏,见《周书·王盟传》(6,12,27)。③汉司徒王允之裔王思政,西魏废帝二年

  • 公宣

    读音:gōng xuān【源】 春秋时鲁公子宣叔之后(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鲁公子宣叔之后。” 系出姬姓。

  • 读音:Miǎn【源】 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查《汉语大字典》,无此字。姑收录以备考。

  • 读音:Nóng农姓源自神农氏。西周初年,武王封神农氏后人为农正官,其后人遂以农为氏。农姓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活动。农姓还是壮族大姓之一。农姓历史人物有明朝官员农益,平南人,官训导,与

  • 运奄

    读音:yùn yān秦之先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运奄氏。(见《史记·秦本纪》)

  • 也先

    读音:Yěxiān【源】 非汉族姓,见《姓乛》(17,62)。一说,明时北方瓦剌部可汗也先之后(91)。【变】 一作〔野仙〕(17,62)。【人】 野仙普化,曾任四川廉访使,见《元史》(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