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ǐ

【源】 见《姓苑》(15,21,24)。【布】 台湾(236)、山西解县、大同(62)、平陆(298),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人】 扆昭,明时解州人,永乐庚子科举人,曾任监察御史,见《解州志》(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南之卢氏县,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大同、朔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明代有扆昭,昆山知县; 又有扆绣、扆锦,解州人,举人; 又有扆阳,永乐庚子举人。

猜你喜欢

  • 西陵

    读音:xī líng【源】 西陵为古国。黄帝娶西陵之女为妃,是为嫘祖,见《史记·五帝纪》(7,9,12,17)。【人】 西陵羔,周大夫(4,6,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

  • 阿首

    读音:Āshǒu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宥連

    读音:Yòulián【源】 宥连,南北朝时北部落名,以部为氏(27,60,62)。【变】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见《魏书·官氏志》(7,17,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

  • 读音:Kuí【综】 源出不详。河北卢龙(289)、云南泸西(374)、河西、弥渡、河南汲县、辽宁抚顺(62)、北京、吉林伊通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甘肃

  • 读音:Kē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有吴国公子柯卢,其后代以“柯”字为姓氏。二是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遂为柯姓。三是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

  • 读音:X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周大夫鄩肸之后。”

  • 兀魯兀

    读音:Wùlǔwù【源】 元时蒙古人姓(13,57)。兀鲁兀为蒙古尼鲁温部一支,由兀鲁兀台后裔组成(397)。《元史》作〔兀鲁兀台〕,其先剌真八都(一作琳沁巴丹),以材武雄诸部,生五子,名兀鲁兀台、忙

  • 读音:Lù【综】 颛顼帝之师有录图,见《正字通》(62)。上海、四川成都(91)、河南郑州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湖南之益阳、四川之成都、广东

  • 东陵

    读音:dōng líng东陵侯邵平,子孙氏焉。(见《风俗通》)又东陵圣,广陵人。(见《万姓统谱》)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者,因以为氏。(见《姓氏考略》)

  • 介處

    读音:Jièchǔ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