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ì

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周惠王死后谥号为“”,其后代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称为惠姓。周惠王为惠姓的得姓始祖。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据说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叫惠连,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

惠氏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等地生活。

惠姓历史人物有惠施,战国时著名哲学家,为庄子的好朋友。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著有《惠子》一篇。

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零四位。


【音】 今陕西华县一带惠姓亦音Xì。【源】 ①系自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姓(6,7,12,17)。②颛顼帝之裔,陆终之第二子惠连之后(60,62)。③金时女真人吾鲁氏,汉姓为惠(71)。又,清满洲八旗姓富察氏、瓜尔佳氏、珠鲁氏等后均有改为惠氏者(89,180)。今满族姓(344)。④清蒙古八旗姓萨尔图克氏亦有改姓惠者(181)。⑤清时岭南夷人姓,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阿叶坪之夷人头目姓惠(72)。⑥回(344)、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琅邪、扶风(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弱。尤以山西、陕西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惠姓人口31%。【人】 惠施,战国时宋人,魏相(12)。一说梁相(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鱼台、昌乐、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陆终第二子惠连后。” (按: 《史记·索隐》 引 《世本》云: “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 其引宋忠曰: “参胡,国名,斟姓,无后。”是此之惠氏,当以名为氏,系出斟姓。) ②郑樵注云: “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 望出扶风、琅邪。

战国时魏有惠施; 宋代有惠直; 元代有惠希孟;明代有惠民,满城人,天顺进士; 清代有惠士奇,吴县人。

猜你喜欢

  • 蒙古怯烈

    读音:Měnggǔqièliè《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元成宗时上柱国也先不花,姓此氏。”

  • 答禄

    读音:dá lù【综】 蒙古人姓(60)。其先乃蛮部人,有别号答禄子者,子孙因以为氏(399)。亦作〔荅禄〕(17,62)。【人】 答禄文奎,元时蒙古人,字章瑞,号横溪,见《桐江续集》(399)。明洪

  • 惹戈

    读音:Rěɡé【源】 彝族姓。属什列家支(375)。

  • 沂相

    读音:yí xiàng【源】 春秋时鲁国沂大夫为相,因氏,见《姓氏英贤传》(7,12,60)。【人】 沂相封,汉时贤御史(7,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氏英贤

  • 读音:Guǎng【源】 ①古邝国之后有邝氏(8,60,62)。②侗族有此姓。【变】即旷(60)。【望】庐江(17,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广东、湖南等省多此姓,二省邝

  • 只温台

    读音:Zhǐwēntāi【综】 元时人姓。秃满答儿,字曼卿,只温台氏,官分水县达鲁花赤(399)。

  • 温都

    读音:Wēnd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九派,出讷殷江、绥分、黄泥洼、浑春、沾、马察、瓦尔喀、吴苏里、苏仑里乌喇、倭济、吉阳、阿库里、沙济城、讷殷、瑚秦村、长白山、吉林乌拉、苏完、嫩河等地(23,6

  • 邦達列夫

    读音:Bāngdálièfū俄罗斯族姓氏。本意为桶匠,此当以技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 公孙

    读音:Gōng sūn公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按照周朝制度,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其他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他们的后代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公孙姓望居扶风(今陕西长安县西)、高阳(今

  • 堆不拉

    读音:Duībùlā现行佤族姓氏。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此姓系沧源县公安局提供。“堆不拉” 原意为 “豹子”,或改从单字姓“鲍”,盖以意译“豹”,谐汉姓“鲍”音而得,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