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忽都魯

忽都魯

读音:Hūdūlǔ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忽都鲁·沙、忽都鲁·帖木儿。”未详其他。

猜你喜欢

  • 读音:Xiān【音】 又音现(Xiàn)(17)。系音变而为去声(7)。【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因氏,见《风俗通》(1,17,21,60)。②蜀之鲜氏系鲜于复姓所改(60,62)。亦见

  • 读音:lín颛帝高阳才子大临,子孙以为氏。(见《路史》)临,晋邑,以邑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汉>临存孝,北海人。<隋>临孝恭,京兆人。

  • 铁伐

    读音:tiě fá赫连勃勃自北还幽朔,改幽姒氏,后改姓赫连氏,其非正统者,皆以铁伐为氏,曰:“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见《三十国春秋》)赫连勃勃以本宗之支庶,非正统者,并为铁伐氏。(见《通

  • 读音:Láo【源】 ①其先居东海劳山(故地在今山东即墨东南60里之海滨),因以为氏,见《姓谱》(11,12,60)。②古有劳民劝相之官,以职为氏(60,62)。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望】

  • 读音:xuán【源】 黄帝之后有旋氏,即儇姓(60,62)。【布】 广东新丰(296)、顺德(363)、台湾新竹、桃园、屏东、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旋善,明时江苏江都人,宣德

  • 读音:Sè【源】①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1,6,12,60)。啬夫,周时司空之属官,秦汉时为乡官,执掌诉讼和赋税。②系自姬姓。周桓王之后有啬氏(1,60)。一说,周成王支庶之后,见《路史》

  • 读音:Gàn【音】 又音汗(Hàn)(17,91)。【源】 见《姓氏急就篇》(11)。【望】 大梁(17,418)。【变】 一作干(11)。【人】 旰夷,战国时魏人,见《战国策》(11,17)。罕见姓

  • 密須

    读音:Mìxū【源】 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商时封于密须(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50里),周文王灭之,以封姬姓。其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4,17)。【变】 后改为须氏,或改为密氏(12)。历史上罕见

  • 謝資

    读音:Xièzī藏族姓氏。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部落名,以部为氏,或省改而为“谢”。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读音:Míng明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百里奚为秦国大夫,生子视,字孟明,其支孙以祖父的字“明”为氏。二是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壹斗眷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