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ēng

【音】 征氏有Zhēng、Zhǐ二音(15,17,63)。参见徵(Zhǐ)姓。 【源】 ①商时有理徵,字德灵,以直道不容于纣而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其后有征氏(10,12,17)。②嬴秦之后(8,60,62)。徵国嬴姓,即汉冯翊徵县(故城在今陕西澄城西南25里),以国为氏(17)。③汉时王莽遣大司马严光、康丹击匈奴,皆赐姓征氏,号二征将军(7,11,21,60)。④氐人姓。东晋末,氐人征东莱降汉主刘渊(242)。 【变】 《广韵》作〔��〕、《玉篇》作〔��〕(17)。 【望】 吴郡(418)。 【布】 北京、浙江海盐等地均有此姓。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杜预《左传》 注云: “理徵之后。”此以祖辈名为氏。当系出理氏。理徵,商代人,以直道不容於纣而死。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赢秦之后。”③其据《汉书·王莽传》 注云: “莽遣大司马严尤与廉丹击匈奴,皆姓徵氏。”则此为严姓、廉姓所改。望出吴郡。

一音zhǐ,亦姓。

汉代有徵侧; 三国吴有徵崇。

猜你喜欢

  • 長佳

    读音:Cháng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萨尔善之妻为长佳氏(260)。

  • 灵姑

    读音:líng gū越王余善后有灵姑氏。(见《姓氏考略》)▲<春秋越>灵姑浮,大夫。

  • 受酋

    读音:shòu qiú【源】 见《魏书》(7,9,24,60)。【变】 后改为受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姓解》云: “《(后)魏书》有受酋氏。”或作受

  • 樹洛于

    读音:Shùluòyú历史上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树”据《河南官氏志》 云: “树洛于氏,改为树氏。”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亦作“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姓

  • 城阳

    读音:chéng yáng周武王封弟载于郕,其后迁于城之阳,故曰城阳。(见《史记》)

  • 統嵇

    读音: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嵇氏。或作“统嵆”、“统稽”,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fēng伏羲氏之后。(见《元和姓纂》)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皆风姓。(见《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

  • 拓王

    读音:Tuòwáng【源】 ①拓王本高丽族之一小国,归魏后,以国为氏(70)。②北魏伏波将军王罴,镇武川,孝昌三年赐姓拓王氏,见《周书·王盟传》(6,12,27)。③汉司徒王允之裔王思政,西魏废帝二年

  • 巴九

    读音:Bājiǔ【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子旅

    读音:zǐ lǚ【源】 周悼王时大夫有子旅氏(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左传》注云: “周大夫氏。敬王即位,馆於子旅氏。”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