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津
【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巴克津氏(256)。
【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巴克津氏(256)。
读音:bì【源】 春秋时郑大夫食邑于邲(故城在今河南郑县东),后以地为氏,见《姓源》(17,60)。亦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于 《姓苑》。《姓氏词典》据《姓
读音:Mí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广东顺德(363)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运城,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安徽之临泉等
读音:Gàng【综】 源出不祥。辽宁(92)、新疆昌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è’ěrdéshí【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玛色之妻为色尔德什氏(260)。
读音:Chǐ【综】 古善听者䚦俞,见《列子》(7)。《姓氏词典》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列子》有“古善听者䚦俞。”《汉语大字典》音“zhì,《广
读音:Nù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以豆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汉姓为窦(150)。
读音:Lǎng《姓氏词典》 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按:朖,或作“朗”,故朖氏,当与朗氏同源,或为朗姓分族。)
读音:Xié/Shye,Sye【源】 见《姓苑》(9,11,62)。疑即氏。【变】 亦作〔携〕(9)。
读音:xī【源】 ①系自姬姓。息侯之国,其地在蔡州新息县(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②系自妫姓。春秋时楚文王妃息妫是也(6,9,17
读音:Yàn【源】 见《中华姓府》(63)及《新编千家姓》(73)。彝族亦有此姓(130)。【布】 江苏高淳(305)、四川安县(322)、武胜(321)、江西丰城(357)、广西陆川(360)、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