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én

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朝时,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今陕西韩城一带),建立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如秦、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为岑。

岑姓发源于今陕西韩城,后一支迁居南阳郡。东汉岑彭壮大了南阳岑姓名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岑姓以南阳郡为中心,有徙于山西、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者。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两湖等地岑姓有迁于今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江西之地者。明初,山西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后,岑姓在全国分布更加广泛,福建、海南等地均有岑姓入籍。如今,岑姓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为多。

岑姓历史人物有岑彭,东汉名将。辅助刘秀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岑文本,贞观元年经李靖推荐,为中书舍人,起草文稿,既快又好。如果有策令大量积压,等待处理,他就命令人各执笔墨以待,他分别口授以记,一气呵成。岑参,唐诗人。世称岑嘉州,天宝进士。曾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长于七言歌行及七言绝句。因从军多年,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有深切感受,所作诗善描绘边塞奇景和战争场面,气势豪迈,语言多变,独具风格。诗风与高适相近,并称“高岑”,为盛唐边塞诗派杰出代表。后人辑有《岑嘉州诗集》。

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七位。


【源】 ①系自姬姓。古岭子国之后。周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武王封为岑子,其地为梁国岑亭(故城在今陕西韩城南),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9,12)。②两越“狸人”多此姓(60,62)。两越指广东、广西,“”系旧时对南部少数民族之蔑称,族名,后部分与汉、壮分别融合,在海南岛为黎族之先民。今壮族有此姓。③布依族姓(133)。【望】 南阳(17,21,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区多此姓,三省岑姓约占全国汉族岑姓人口61%。【人】 岑彭,东汉时南阳棘阳人,累官至征南大将军,封舞阳侯(6,21,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马关,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瑶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吕氏春秋》 云: “周文王封异母弟耀之子渠岑子,其地梁国岑亭是也。子孙以国为氏。”岑亭在今陕西韩城县南。此当系出姬姓。望出南阳。②相传壮族之“”,原指厨具“砧板”,厨师以之为姓。“钻”、“” 音近,遂谐“”而为姓。

东汉有岑彭; 唐代有岑参; 宋代有岑平; 清代有岑毓英。

猜你喜欢

  • 胡吉爾

    读音:Hújí’ěr【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永住之妻为胡吉尔氏(260)。

  • 博羅忒

    读音:Bóluótè《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道光时两江总督裕谦,姓此氏。” (按: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博罗特” 氏之别译。)

  • 读音:Huān《姓氏词典》据《姓觿》收载。其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酄,春秋鲁国下邑。地在今山东肥城县西。”《集韵》:“‘酄’, 或作‘��’, 通作‘驩’。”《正

  • 读音:Zǔ【源】系自姬姓。成周支庶之后有组氏(17,60)。【布】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南之芷江、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

  • 錫拉薩

    读音:Xīlāsà【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中有锡拉萨氏(259,260)。

  • 读音:wú【源】 ①尧臣有毋知,作磬(古乐器)(60,62),当为毋姓之始。 ②春秋时宋公族有毋氏,见《路史》(17,62)。 ③毋丘氏之后(11,12,17)。 ④系自田氏。战国时齐宣王封弟于毋丘,

  • 归生

    读音:guī shēng蔡仲后有归生氏。(见《路史》)

  • 祭公

    读音:jì gōng【源】 系自姬姓。周公子祭公谋父之后(7,17,60)。祭,周国名,姬姓伯爵。邢茅胙祭,则祭之初封,畿外之国也。周穆王时有祭公谋父,今有祭伯,世仕王朝,见《路史》(87)。《中国古

  • 读音:Cún【源】 见《姓苑》(15,21,24)。 【布】河北乐亭(334)、山西汾阳(278)、台湾南投(64,68,261)、北京、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 【人】存光孙,宋时四川富顺人,宝祐年间

  • 读音:lǐ【源】 见《姓苑》(9,11,15,17,60)。或居澧水之滨,因以为氏(60,62)。澧水,源自湖南西北与湖北鹤峰县交界处,流经桑植、澧县等地,流入七里湖。【望】 武陵(17,418)。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