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ān

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为姓氏。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二是为烈山(又作列山)氏之后。据说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作为姓氏。

山姓历史人物有山涛,字巨源,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将离职,欲召嵇康自代,嵇康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二十七位。


【音】 亦音妾(80,252)。参见山(Qiè)姓。【源】 ①相传为古帝烈山氏之后,见《风俗通》(6,9,12,17)。②周时有山师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见《姓考》(17)及《广韵》(60)。③河南洛阳山氏,为北魏时代北吐难氏所改(6,17,21,27)。④蒙古族姓。【望】 河内(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山祁,春秋时晋大夫(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通江,湖北之老河口,甘肃之永登、徽县,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山东之鱼台、平度,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汉、苗、彝、仡佬、傈僳、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山师,掌山林之官,以官为氏。” ②又引 《风俗通》 注云: “烈山氏之后。”烈山,乃炎帝之号,故此当系出姜姓。③又注: “吐难氏,后魏改为山氏。” 吐难,代北地区复姓。④彝族之山姓,由 “包模普” (光明族)、“白木普” (山族) 所改。白木,汉意为 “”,或以其汉意山而为单姓。⑤仡佬族之山姓,乃指山而为姓。相传其先“为避斩尽杀绝之祸,躲进深山崖洞,指山为姓。山成九、山文举是。” 注④、⑤见 《中国人的姓名》。

春秋晋有山祁,为大夫; 汉代有山昱,武都太守; 晋代有山涛,竹林七贤之一; 明代有山青。

猜你喜欢

  • 读音:bō【源】 ①其先事王莽为波水将军,子孙因以为氏,见《姓谱》(17,60)。 ②汉时月氏王之姓(15,60)。【望】 巨鹿(17,60,418)。【布】 山西汾阳(278)、江苏高淳(305)、

  • 色穆奇哩

    读音:Sèmùqí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作“色木奇哩”,姑兼收以备考。

  • 阿兹

    读音:A-zī【源】 彝族姓。属蒋你家支(375)。

  • 蔣則

    读音:Jiǎngzé【综】彝族姓。属曲比家支,居四川木里、盐源、云南宁蒗、丽江等地(375)。

  • 读音:Jià【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359)、浙江诸暨(368)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新编千家姓》 亦收

  • 郭羅羅斯

    读音:Guōluóluósī【综】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郭罗罗斯氏(259)。

  • 读音:zhuàng壮驰兹,晋大夫。(见《续字汇补》)赵简子问贤人,得壮驰兹。(见《国语·晋语》)

  • 額勒圖

    读音:Élètú达斡尔族姓氏,或作鄂尔特。《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mín【源】 见《姓苑》(15,21)。【布】 中山郡五姓中有旻氏,见《寰宇记》(60,62)。今北京(91)、江苏高淳(305)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

  • 温若蘭

    读音:Wēnruòlán【源】 代北三字姓(27)。或即温石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