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ǚ

【源】①见《姓苑》(6,7,9,12,15)。系自姬姓。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蔡叔度第二,叔度为周公所诛,封其子仲为后,即蔡仲,其后有履氏(17,62)。②系自嬴姓。秦之后(8,60)。秦鍼奔晋封裴中(故治在今河南郾城西北玛瑙河南之裴城镇),曰裴君,六世陵迁解(故在在今河南洛阳南之大解、小解),为解君,其后有裴氏、解氏、垒氏、履氏(21,62)。又,裴音非,后转为匪,又为履,是履氏即裴氏,见《集韵》(60,62)。 【望】汶阳(17,60,418)。 【人】履中,汉时下邽人(15,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文大字典》 注引 《路史·疏仡纪》载: “秦奔晋, 封裴中, 曰裴君。 六世陵,迁解,为解君,有裴氏、解氏、垒氏、履氏。” 《姓氏考略》亦注: “ 《路史》履氏,秦之后; 《集韵》: 裴,音 ‘非’,后转为 ‘匪’,又为 ‘履’。是履氏即裴氏。望出汶阳。”

猜你喜欢

  • 吞米

    读音:Tūnmǐ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桑布札,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回国后,依于阗文并予简化,造成三十个字母,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用以拼写吐蕃语。“吞米”,

  • 麻尼則

    读音:Mánízé【源】 西夏人姓(240)。

  • 读音:shí【源】 见《姓苑》(6)。【望】 河南(17,60,418)。【人】 食我,战国时韩公子,见《战国策》(1,60)。食勃,东晋末十六国时后燕东夷人,合蒲公(6,242)。罕见姓氏。《中国古

  • 读音:Biāo/Biau, Bya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

  • 褐余

    读音:hè yú曲沃桓叔之后。(见《潜夫论》)

  • 楊佳

    读音:Yángjiā【综】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佳氏(256)。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后或改为单姓“杨”。未详其源。

  • 读音:Shèng【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77)、《中日姓氏汇编》(40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

  • 勒豪

    读音:Lèháo【综】 黎族姓。意思是木棉的孩子,世居海南东方(216)、乐东(221)等地,汉姓为韦(216)。

  • 宇比萨日桑

    读音:Yǔbǐsàrìsāng门巴族姓氏。属历史上门巴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有载,未道其详。

  • 博爾濟錦

    读音:Bó’ěrjìjǐn/Borjigin【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国姓,见《蒙古源流》(24,63)。②清蒙古镶黄旗中仍有此姓(61,259)。【变】 清满洲正白旗(259)、驻防杭州满洲包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