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地
读音:Judì
【源】 西夏人姓(240)。
【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Chén【源】 见《中华姓府》(63)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台湾(63)、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iān【源】 相传黄帝之相天老之后(6,17,60)。亦见《姓苑》(15,21)。【望】 殷阳(17,418)。【布】 河南卫辉(287)、汤阴(292)、巩县(301)、浙江上虞(279)、
读音:zhēn见《姓苑》。
读音:Fǎshīlǐnàmùdūlǔ【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胡穆拜之妻为法诗礼纳穆都鲁氏(260)。
读音:Sàisǎo【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读音:Fénmào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棼冒”据《战国策·补》 云: “楚之同姓。即蚡冒。”(按: 或作芬冒、棼冒,春秋时楚君熊眗字蚡冒,其后或以祖上之字为氏。)
读音:ā fú gān【源】 阿伏干,原为蠕蠕别部,居阿步干山,在今甘肃皋兰南50里,因步、伏古声近似,译言互用,该部落居此山,因以为号,后遂氏焉(70)。【变】 ①北魏时改阿伏干氏为阿氏,见《魏书·
读音:Mén【源】 ①《周礼》公卿之子,入王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其后为氏,见《编古命氏》(9,12,17,60)。 ②北魏时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后均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
读音:Mùdá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瓦尔纳哈(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瓦尔纳哈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Sàisuō【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