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
帝尧之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尧氏,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后魏>尧暄,长子人,北部尚书。<隋>尧君素,汤阴人,河东通守。<宋>尧允恭,海陵人,诗人。
帝尧之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尧氏,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后魏>尧暄,长子人,北部尚书。<隋>尧君素,汤阴人,河东通守。<宋>尧允恭,海陵人,诗人。
读音:Níng【源】 寍为宁古文,与宁同源。见《姓觿》(17)。
读音:Nuòhǎi【源】彝族姓(375)。
读音:Liángqiū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大夫食采梁邱,(以邑为氏)。”“梁邱”,或作“梁丘”,其地在今山东城 (今作“成”) 武县东北三十里之梁丘城。春秋齐
读音:Zhuō【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ùlǔ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鲁歹氏(13)。【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噜克岱〕(24)。②《元史·列传》中有呼图克,乌噜克氏(24),〔乌噜克〕似即兀鲁歹之异译。元代蒙
读音:Kùkèxī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忽神”。
读音:Wūzhā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顺治时有前锋统领锡图库,姓此氏。” (按:此当即《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乌扎喇” 氏,后或改为单姓“吴
读音:yú tuī楚公族后有余推氏。(见《路史》)
读音:jìn【源】巫祝善禁术者以为氏(60,62)。亦见《姓苑》(6,7,12,15,17)。 【望】吴兴(17,418)。 【布】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郑通
读音:Xiàhóu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杞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封以侯爵,以奉大禹之祀,世称夏侯,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氏。夏侯姓以谯郡(今安徽、河南之间)、鲁国郡(山东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