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ěngǔ【综】 纳西族姓。“本古”意为村头,以方位为姓(432)。
读音:Yānzhī【源】①清时满州人姓(260)。②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人】清镶白旗满洲护军腊采保之妻为燕支氏(260)。
读音:móu周卿士祭公谋父之后,以字为氏。(见《风俗通》)
读音:nòu wǎn wēn dūn耨碗温敦,阿补斯水人。(见《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
读音:lǐ【源】 本为理氏,春秋时改为里氏,后居相城(故城在今鹿邑东15里),又有相里氏(6,12,17,60)。【望】 相城(17,60,418)。【布】 山西汾阳(278)、浙江上虞(279)、江
读音:Émìng【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Kuī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ā’ěrbā【源】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陈塘区(435)。
读音:Zhèng【源】 ①系自姬姓。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桓公初受封于郑,在周之畿内(故城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后徒溱洧之间,今河南新郑是也,战国时为韩所灭,子孙播于陈、宋,以国为氏(6,7
读音:Fú/Fwu【源】 见汉史游《急就篇》(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