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í

【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大夫宜僚之后(60,62)。 ②宜,春秋时楚大夫食邑,即今湖北宜城,以邑为氏,见《姓考》(17,62)。③清满洲人姓(23,260)。④台湾土著姓(65)。【望】 巴西(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宜咎,春秋时陈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江西之宜丰、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系出子姓。《姓氏考略》 注引 《潜夫论》 云: “宋子姓有宜氏。”(按: 当为宜僚之后。) ②或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郑樵注云: “随西南夷有宜缯、宜林。” (按: 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中文大字典》 皆引作“”。)

左传》 有宜咎,陈大夫; 汉代有宜昌; 元代有宜桂可,博通经史; 明代有宜顺,正德举人; 又有宜秉,英山知县; 清代有宜永贵。

猜你喜欢

  • 读音:Jì【音】又音奇(Qí)(75)。【源】春秋时有主骑之官,子孙因以为氏(60,62)。【望】渔阳(17,418)。【人】骑劫,战国时燕惠王将军(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 你乃

    读音:Nǐnǎi【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奠井

    读音:Zhèngjǐng【源】 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94)。

  • 阿諾

    读音:A-nuò【综】 彝族姓。属沙呷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 读音:Yào/Yaw, Yau【源】 见《姓苑》(15,21,62)。

  • 是連

    读音:Shìlián【源】 代北姓(7,27,70)。【变】 北魏孝文太和中改为连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60,70)。【望】 河南(7)。【人】 是连子畅,北齐时黄门侍郎,见《通鉴》

  • 读音:zhǎn崇效寺碑阴有斩姓。(见《陇蜀余闻》)

  • 读音:Nián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齐太公后代有年氏。二是出自严姓,本姓严,后讹为年。年姓早期主要居住在山东一代。年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名臣年富,怀远人,官至户部尚书。他廉正刚直,坚贞不渝,时

  • 季老男

    读音:jì lǎo nán【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5,63)。宋公族之后有季老男氏,见《路史》(60)。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宋后有季老男氏。”此

  • 读音:Xī【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今河南郑州有此姓。”未道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