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域
读音:Mèngyù
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今后藏,即阿里王系,此系又分为三支: 孟域、象雄、布让。孟域氏,当以部族为氏。参见 《中国通史》。
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今后藏,即阿里王系,此系又分为三支: 孟域、象雄、布让。孟域氏,当以部族为氏。参见 《中国通史》。
读音:Pǔdá《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称: “元有普达·失理。”未详其他。
读音:Mí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春秋战国时,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称糜氏。二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工尹(官名),名糜,他的后人以祖
读音:Yǎdān【源】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429)。
读音:Tǎtǎěr【源】①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源自元时蒙古塔塔儿氏(23)。②清时实宝禅氏改为塔塔尔氏(23)。③清驻杭州满洲八旗中亦有塔塔尔氏(256)。【变】一作〔塔他
读音:Wěi/Woei【综】 源出不详。天津和平区有此姓。
读音:Lá【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í【源】 见《中国姓氏集》(62,9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亦收,音lì,不从。未详其源。
读音:G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ǎsīhū【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喇(23,63,180,260)。【变】 ①亦作〔哈思琥〕(260)。〔哈斯虎〕(180)。②满语哈斯呼之意为左右之左,故后取左为汉字姓(180)。
读音:Kāgāpá【综】 苗族姓。喀嘎杷,系贵州黄平一地名,以地为氏,汉姓为潘(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