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子桑

子桑

读音:zǐ sāng

【源】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桑伯子之后,见《论语》(6,12,17,21)。一说,子桑伯即《庄子》中之子桑樗(樗,一作扈,或户)(6,11,12,17)。②春秋时秦国公孙枝,字子桑,其后以字为氏(6,12,17,21)。【望】 鲁郡(17,418)。【变】 一作〔子��〕(9)。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鲁大夫子桑伯子之后也。”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②又,“秦公孙枝字子桑,其后亦氏焉。”此亦以字为氏,系出赢姓。

庄子》有子桑雩。

猜你喜欢

  • 弘吉剌

    读音:Hóngjílá【源】 ①蒙古人姓。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在辽时译称〔王纪剌〕,至金时译称〔光吉剌〕或〔广吉剌〕,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当以部为氏。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元时迁到漠南地区,后散

  • 读音:fán【源】 系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周公之第二子凡伯之后,以国为氏(6,9,12,15)。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变】 一作��(17)。【望】 河南(17,418

  • 利孫

    读音:Lìsūn【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公孙食邑于利,因以为利孙氏(7,12,17,60)。②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见《路史》(17,60)。【人】 汉时东莱太守任康,娶利孙氏女(7,12)。历史上罕见复

  • 读音:hé【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食采于合(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谓之合左师,后以邑为氏(6,11,15,17)。②回族姓(380)。云南回族合姓,亦通哈姓(105)。③朝鲜族姓。

  • 红阳

    读音:hóng yáng地名,以所封邑为氏。红阳,姓,红阳长。(见《容斋随笔》)红阳城,县西南三十二里,汉县,属南阳郡,有红山在城北,因名。成帝封王立为侯邑。(见《读史方舆纪要》)

  • 读音:Xī【源】 ①春秋时郑、宋之间有隙地六邑,其一曰锡(故城在今河南东部),宋元公之孙食采于此,必其后以邑为氏(7,17,60)。②汉时西域姓(60,62)。③古贤人锡寿之后(6,7,9,12)。④

  • 读音:Lóng【综】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载,未详其源。

  • 白雲

    读音:Báiyún《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轩辕氏。”

  • 白龍

    读音:Báilóng《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庖牺氏。”

  • 勒威

    读音:Lèwēi【综】 黎族姓,意思是芭蕉的孩子,世居海南东方,汉姓为朱(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