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
【源】 天水有大隗姓,出古帝大隗氏之后,见《姓源韵谱》(17)。大騩氏,或曰泰块。昔者,黄帝访泰块于具茨(即具茨山,在今河南禹县北,一名大騩山),其后有隗氏、大隗氏(3)。大隗氏当以地为氏。【变】 后或改为隗氏(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姓源韵谱》云:“天水有隗氏,出於大隗氏。”相传黄帝时大隗氏居具茨山。
隗,一音wěi,故亦当有dàwěi氏。
【源】 天水有大隗姓,出古帝大隗氏之后,见《姓源韵谱》(17)。大騩氏,或曰泰块。昔者,黄帝访泰块于具茨(即具茨山,在今河南禹县北,一名大騩山),其后有隗氏、大隗氏(3)。大隗氏当以地为氏。【变】 后或改为隗氏(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姓源韵谱》云:“天水有隗氏,出於大隗氏。”相传黄帝时大隗氏居具茨山。
隗,一音wěi,故亦当有dàwěi氏。
读音:Mǔlǔtè【源】 鄂温克族姓。属索伦部讷莫尔千部落(192)。
读音:Yǒutái【源】 有邰,古国。后稷(周之始祖,传15代至武王,遂有天下)所封,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南8里(87)。后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一作源),生后稷,封于邰,见《史记·周纪》(87)。又,帝喾
读音:Hànyá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嫩河、赫林台、达呼里(23,63,180,260)。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山东利津有此姓(356)。
读音:qīng汉顷宪。(见《印薮》)
读音:Jiā’ā【综】 藏族姓(房名)。世居四川南坪、平武,汉姓为杨(249)。
读音:Tèěrjíěr赫哲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ì【源】 ①佚为商时侯国,周武王俘佚侯、艾侯小臣四百人,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②佚,春秋时郑大人采邑,后以地为氏(17)。③周时史佚之后,以名为氏(26,60,62)。【望】
读音:Yáng'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伯都纳(23,63,180,260)。【变】 ①亦作〔杨额哩〕(180)、〔杨额理〕(260)。②清正红旗满洲闲散沙哈亮之妻为杨阿里氏(260),〔杨阿
读音:ān shì【综】 老童娶安是女,见《世本》(6)。春秋晋厉公时有大夫安是叔施,见《姓氏英贤传》(7,12,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