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楞吉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塞楞吉石赫寨(23,63,180,260)。
清代满族姓氏。本为地名,以地为氏。世居塞楞吉、石赫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塞楞吉石赫寨(23,63,180,260)。
清代满族姓氏。本为地名,以地为氏。世居塞楞吉、石赫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Yòushī【源】 ①春秋时宋庄公之子公子申,世为右师氏,左师、右师皆为国相,其后因官为氏,见《风俗通》(4,12,60)。 ②春秋时宋大夫乐大心为右师,其后为氏,见《世本》(9,11,17)。
读音:gòng lóu周时有赣娄子。(见《续通志·氏族略》)赣娄子,周人,(见《万姓统谱》)齐有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见《姓氏解》)
读音:Lóng/Lung【综】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
读音:Shù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浙江上虞(279)、河南温县(284)、洛宁(294)、巩县(301)、江苏高淳(305)、镇江(62)、四川茂县(62)、山东沂水(33
读音:yóu王良为赵简子御,食采于邮,号邮良,子孙以邑为氏。(见《姓考》)
读音:Dōnglíng【源】 ①春秋时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故址在今河南固始西南,一说,在湖南岳阳境)者,因以为氏,见《姓苑》(1,7,11,12,17)。②秦时东陵侯召平之后,见《风俗通》(1,7,1
读音:bái míng【源】 秦后有白冥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见《史记·秦本记》(7,9,12,15,17)。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史记》云: “秦嬴姓有白冥氏。”
读音:Gōngshèng【综】 公胜生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公胜子》五篇。
读音:Mìbósī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密赤思”。
读音:Shǎn《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