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吐谷渾

吐谷渾

读音:Tǔyùhún

【源】 辽东鲜卑徒河涉归,一名奕洛韩,有2子,庶长名吐谷浑,少名若洛廆,涉归死,若洛廆代统部落,别为慕容氏。吐谷浑遂西附阴山,旋徙上陇,止于抱罕。其孙叶延,号其国曰吐谷浑(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今青海及四川松潘皆为其故地),并以吐谷浑为氏。一说,有归中国者,以国为氏(27,60)。【变】 一作吐浑(7)。【人】 吐谷浑斤,北魏时安西将军、封永安王(242)。吐谷浑景顺,唐时河南人,右将军(6,242)。


历史上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魏晋之际,鲜卑慕容廆兄吐谷浑率部落止青海之西,国号吐谷浑,或有归中国因氏焉。” 后或改为单姓“”。《姓氏考略》 亦载,其注云: “读如突欲魂。” 《前燕录》: 吐谷浑者,慕容廆庶长兄。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后将所部居西零以西、甘松之南,极乎白兰数千里。其孙叶延,以王父字为氏。自号其国曰吐谷浑,遂为吐谷浑氏。与郑注可互佐。

南朝齐有吐谷浑·拾寅; 唐代有吐谷浑·邪。

猜你喜欢

  • 读音:Yǎ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养国(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后灭于楚,为楚大夫由基食采之邑,因以为氏(7,17,24,60)。【望】山阳(17,60,418)。【布】辽宁沈阳、四川成都(91)、台

  • 賽西

    读音:Sàixī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介休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棹索

    读音:Zhuósuǒ【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三朝北盟会编》(71)。

  • 读音:Shǎng【源】 ①吴中八族有赏氏(11,12,17,60)。吴中,当指今江苏吴县地区。②西夏时吐蕃部落有赏氏(15,60,101)。【望】 吴郡(17,60,418)。【布】 浙江上虞(279

  • 索多哩

    读音:Suǒduōl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23,63,180,260)。②鄂温克族姓(192)。【变】 ①亦作〔索多理〕(260)、〔索多里〕(180)、〔索多勒〕(192)。②汉姓为索(192)

  • 關伊哩

    读音:Guānyīli【综】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双贵之妻为关伊哩氏(260)。

  • 赤將

    读音:Chìjiāng【综】 黄帝时有赤将子舆,不食五谷而食百草花,为尧时木正,亦称缴父(21,60)。

  • 读音:Dòu/Dow, To【源】 ①黄帝臣有斗苞,授规,正日月星辰之象。斗氏始于此(26,60)。②系自芈姓。楚王若敖,名熊仪,娶䢵氏女,生伯比,别为斗氏(7,11,12,15,17)

  • 金甫

    读音:Jīnfǔ【综】 彝族姓。属奥丁家支,四川普格、喜德、云南宁蒗等地均有此姓(375)。

  • 读音:hù【源】 源自己姓。夏时昆吾(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迁濮阳县)之后有扈氏,后去邑为户氏,见《路史》(17,26)。亦见《姓苑》(15、21)。【望】 京兆(60,62)。【布】 浙江萧山(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