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忒乞歹
【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合忒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塔奇尔岱〕(24)。
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和恰奇尔岱”。
【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合忒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塔奇尔岱〕(24)。
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和恰奇尔岱”。
读音:Huīguī【源】 古有豗傀氏,后有豗氏、傀氏、豗傀氏,见《路史》(8,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豗”引 《元和姓纂》云: “古有豗傀氏,后有豗氏、傀氏。” 《姓氏
读音:jìng【源】 ①黄帝之孙敬康之后(12,60,62)。②系自妫姓。陈厉公子完奔齐曰敬仲,子孙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③清高宗改翰林院编修苟华南姓敬(23,62)。【变
读音:Yīng/I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Zhàoji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十三派,出瑚普察、额尔敏、讷殷江、界凡、佛阿拉、嘉木湖、马察、东、觉禅、乌喇、东安、扎库木、雅尔湖、赫图阿拉、叶赫、长白山、扬古屯、沾河、兆佳城、英额、
读音:Xiāngwàng【综】 源出不详。山西汾阳有此姓(278)。《中国姓氏辞典》据报纸报道收载,其注称:“当代复姓。”未详其源。
读音:Wūsūgětè【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乌苏各特氏(259)。
读音:Ōuyáng【源】 越王之后有欧羊氏(17,62,63)。或为欧阳氏所改(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引《姓觿》注云:
读音:Yè【源】 《姓氏急就章》有洂容调(15,62,80,86)。本作液,见《姓苑》(80)《姓氏词典》 引 《康熙字典》 收载,其注云:“系液姓分族。”未详其他。
读音:fǔ有虞氏后有辅氏。(见《路史》)晋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见《国语》)▲〈三国蜀〉辅匡,襄阳人,巴郡太守。〈宋〉辅超,秀容人,莱州团练使。
读音:yuàn【源】 见《姓苑》(15,21,24)。系完姓所改(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院亨谦,宋时古田人,元祐中任德化县知县(15,21)。院宾,明时山西振武卫人,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