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叱列伏

叱列伏

读音:Chìlièfú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氏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代郡西部人,其先第一领民酋长有叱列伏龟。见《周书》; 一说: ‘叱列’,姓; ‘伏龟’,名。”又,《郑通志·氏族略》有“叱伏列”,与此似为一姓,因传抄而讹,致有叱列伏、叱伏列二氏,实乃一姓,姑兼收并蓄。

猜你喜欢

  • 有黃

    读音:Yǒuhuáng【源】 夏时有穷国君羿,其妻窃药,筮于有黄氏,见《归藏易》(60,62)。

  • 一弗

    读音:Yīfú【综】 洛阳龙门左阳洞有北魏时《张元祖妻一弗造像》,一与乙同声,“一弗”为乙弗之异译(70)。

  • 薩木呼爾

    读音:Sàmùhū’ěr【综】清驻防索伦镶黄旗中有萨木呼尔氏(259,260)。

  • 读音:xiàn卫康叔后。(见《路史》)宪氏之先,本为周之布宪,司寇之属,其后以为氏。(见《姓氏急就篇注》)

  • 列索

    读音:Lièsuǒ【源】 彝族姓(375)。

  • 羊舌

    读音:Yáng shé羊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晋靖侯之后突食邑于羊舌等地,称为羊舌大夫,其子孙于是以邑命姓。二是古代有人名李果,别人偷杀羊,将羊头送给他,他把羊头埋在地下。后偷窃事

  • 伊喇

    读音:Yī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三姓(23,63,180)。源出辽时移刺部,入金时以部为氏,至清改译为伊喇氏(23)。【变】 ①辽时称移刺,亦称耶律(23,71)。②后改姓有刘、王、肖、李、黄

  • 屠岸

    读音:tú àn【源】 春秋时晋大夫有屠岸贾,当以食邑为氏(60,62)。【变】 亦作〔屠颜〕(19,60)。【望】 河东(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屠岸夷,春秋时晋大夫(1

  • 读音:Sài【源】①汉族姓(23)。亦见《姓苑》。明时河南南阳府有赛氏(21,24)。②匈奴以赛典(亦称赛典赤)为贵族,后有赛氏(17,62)。③金时有赛剌者,其后以赛为氏(60)。④回(105)、蒙

  • 洛俄

    读音:Luò’é【综】 彝族姓。四川美姑有此姓(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