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ūyú【源】 乌馀,春秋时越王支庶采地,后因氏,见《姓考》(17,62,63)。馀亦作余(91)。
读音:Kā【音】 古音克(Kè)(60)。【源】 或系清满洲人姓所改(62),今羌族亦有此姓。亦见《中华姓府》(63)。现行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 引 《
读音:Wǔqiū【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
读音:Xī【源】 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62)。【布】广西贺县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òumén【源】 舜后有斗门氏,见《路史》(60)。一说,春秋时陈斗父之后,见《世本》(4,6,7,17)。【变】 亦作〔门〕(9)。【人】 斗门阳,春秋时楚大
读音:Mǎgǔsī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满八旗之正黄旗人功第,即为玛古思氏。未详其他。
读音:Màikùli【综】 清正蓝旗蒙古前锋塔青阿之妻为迈库哩氏(260)。
读音:Ātǎlǐjídá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译作“阿大里吉歹”。
读音:Bìlǎlè【综】 清时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人姓(429)。
读音:xuán sūn楚公族有县孙氏。(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