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提斯
金代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女真白姓。其注称: “以姓为氏”,未详其他。
金代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女真白姓。其注称: “以姓为氏”,未详其他。
读音:Xīdǒu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觿》注云:“此姓后改为索卢氏。”《郑通志·氏族略》作“奚什卢”。盖什、斗形近似而讹误。真伪莫辨,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wéi【源】 ①春秋时楚有小惟子,见《左传》(15,17,60)。②北魏时代北姓。拓拔猗它之妻为惟氏,专制国政(7,11,21,60)。③西夏人姓(54)。【望】 代郡(17,60,418)。【
读音:suì【源】系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邃氏(8,17,62)。【人】邃瑗,春秋时孔子弟子(15,63)。罕见姓氏。当系出姬姓而支属有别: ①《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郑后有邃氏。”周代郑乃姬
读音:Suǒch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喇(23,63,180,260)。【变】 ①亦作〔索彻里〕(180)、〔索彻理〕(260)。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希尔泰之妻为索绰理氏(260),〔索绰理
读音:yóu wú【源】 春秋时秦国相由余之裔孙仕吴,子孙入越国者,因号由吾氏(6,7,12,17,60)。【望】 琅邪(17,418)。【人】 由吾道荣,北齐时山东琅邪人,官至谏议大夫、沐阳公,后隐
读音:Jiē【综】 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开化(310)、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罕见姓。”未详其源。
读音:Biégān【综】 彝族姓,其先为黑彝。四川雷波有此姓(132)。
读音:qū fù【源】 古帝大庭氏(即神农氏)居曲阜,其后有阜氏、曲阜氏,见《元和姓纂》(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 云: “大庭氏居曲阜,有阜氏、曲阜
读音:Kāch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变】 清蒙古正红旗中有喀出特氏(259),正蓝旗满洲蓝翎护军武格之妻为克楚特氏(260),〔喀出特〕、〔克楚特〕等似均为喀楚特之异
读音:mí jiě后秦元魏时西羌多此姓。后秦冠军大将军弥姐婆触;辽东弥姐要地;立节将军弥姐威;后魏末都督弥姐元进,夏州酋望也。唐领军延州刺史弥姐长通。(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