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91)。【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 注云: “源于姬姓。郑公族后有剩氏。”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91)。【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 注云: “源于姬姓。郑公族后有剩氏。”
读音:jīn【源】 ①相传帝喾之子亡斤之后有斤氏(17,60)。 ②北魏时代北去斤氏、奇斤氏、库六斤氏之后均有改姓斤者(60,62)。 【变】后改为艾氏,见《广韵》(63)。【望】代郡(17,62,4
读音:guǐ běi癸北女,为舜妃。(见《万姓统谱》)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癸北),国名,女为舜妃。”此以国为氏。或作“癸比”,又作“登比”、“登北”,盖因
读音:Gǒu/Goou【源】 见《姓解》(9,63)。本作狗,见《韵会》(63)。
读音:Zhàodáěrhà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sòng见《姓苑》。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容”。《汉书·儒林传》: “鲁徐生善为 ‘颂’。” 颂与容同,谓善为礼容也,其子孙以为氏。一音sòng,为现行姓氏。
读音:yóu wú【源】 春秋时秦国相由余之裔孙仕吴,子孙入越国者,因号由吾氏(6,7,12,17,60)。【望】 琅邪(17,418)。【人】 由吾道荣,北齐时山东琅邪人,官至谏议大夫、沐阳公,后隐
读音:jùn【源】 ①陖翟,隗姓国,见《穆天子传注》(60,62)。或以国为氏。②陖,亭名,故地在冯翊(故治在今陕西大荔),是陖以地为姓(60,62)。【布】 大陆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
读音:yǎn【音】 亦音淦(Gàn)(17)。【源】 见《姓苑》(17)。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 云: “弇,姓也。”或音nián,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Hègě【源】代北姓(7,9,12,17,27,44)。《周书·段永传》载,天和四年,永率兵北道讲武,卒于贺葛城(27)。贺葛氏当以地名为氏。 【变】后改为葛氏(7,21,27,44,60)。历
读音:gōng shī晋穆公之子桓叔公师之后。(见《世本》)▲〈晋〉公师彧,襄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