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利孫

利孫

读音:Lìsūn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公孙食邑于利,因以为利孙氏(7,12,17,60)。②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见《路史》(17,60)。【人】 汉时东莱太守任康,娶利孙氏女(7,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公子利孙,其后氏焉。”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按: 《姓氏考略》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晋大夫公孙食邑於利,因为利孙氏。”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则作: “晋大夫孙,食邑于利,因为利孙氏。” 皆与郑樵所注不同。然而,“” 乃楚邑,其地在今湖北利川,不闻晋之利邑在何处。若为楚邑,晋大夫何能采食? 故从郑说。) ② 《姓氏考略》 注引《路史》 云: “楚有利孙氏。” 疑此系以邑为氏,当系出芈姓。

汉东莱太守任秉娶利孙氏。

猜你喜欢

  • 读音:cái见《姓苑》。

  • 拉庫塔

    读音:Lākùtǎ【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拉库塔氏(259)。

  • 拜達爾

    读音:Bàidá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苏尼特(23,63,260)。【变】 亦作〔白达尔〕(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苏尼特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尼忙古

    读音:Nímánggǔ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收载。汉意为 “鱼”。辽金时为女真族姓氏,或译作“尼厖古”; 入元,则译作“尼玛哈”; 至清,融为满族。后或改为单姓“俞”、

  • 读音:Kūn【源】 见《中华姓府》(63)。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此姓系永登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巨菟

    读音:Jùtú《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按: 疑乃“巨蒐”之讹,盖蒐、菟形近而讹。姑收录以备考。)

  • 葉穆

    读音:Yè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叶赫、赫尔苏、尼玛察、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叶母氏(259),正黄旗满洲闲散公额之妻为叶木氏(260),〔叶母〕

  • 读音:mù【源】①系自妫姓。帝舜之后有虞幕,名思,为夏时诸侯,后世氏焉,见《风俗通》(1,7,11,17,60)。②以地为氏(60,62)。 【望】江陵(17,418)。 【布】四川成都有此姓(91)

  • 读音:zé见《姓苑》。泽义,陈州人,洪武中举同知。(见《万姓统谱》)

  • 古勒琿

    读音:Gǔlèhún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