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行
【源】 春秋时晋成公以卿之庶之为公行大夫,其后以为氏(11,60)。【望】 齐郡(17,418)。【人】 公行子,春秋时齐宣王之大夫,见《青州府志》(2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 “晋成公时以卿之庶子为公行大夫,后以为氏。”公行,春秋时官名,掌君主出行之兵车行列事。《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gōngxǐng;《中国姓氏大全》音gōngxíng。姑兼收以备考。
【源】 春秋时晋成公以卿之庶之为公行大夫,其后以为氏(11,60)。【望】 齐郡(17,418)。【人】 公行子,春秋时齐宣王之大夫,见《青州府志》(2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 “晋成公时以卿之庶子为公行大夫,后以为氏。”公行,春秋时官名,掌君主出行之兵车行列事。《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gōngxǐng;《中国姓氏大全》音gōngxíng。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fù lǐ【综】 春秋时有付里乙,为管仲所诛,见《荀子》。付里乙,一作史附里,或作付乙(26,60)、又作鲋里乙、符里(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荀子》云: “春秋时
读音:Tú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据说上古时,黄帝与炎帝两部族联合讨伐蚩尤,将其部族人愿意归顺者,迁到邹、屠两地(均在今山东境内)定居,形成邹、屠二姓。二是以官名为姓。春秋
读音:Jiēyáng【源】 汉安道侯揭阳定之后,因官为氏(6,7,12),误。定姓史,为揭阳令,因谓之揭阳定,从所令邑配名,今揭阳史氏犹盛,是揭阳非姓也,见《广东通志》(60,62)。【人】 揭阳当时
读音:Chǔmǔkūn【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处木昆律啜(428)。以部为姓。
读音:Xì【音】 又音僖(Xī)(17)。【源】 ①伏羲氏,一作虙戏氏,其后有戏氏(6,11,17,60)。②系自姜姓。炎帝神农氏之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等国,以国为氏(2
读音:Mò《姓氏词典》引《新唐书》收载,“唐有殁盛。”未详其源。
读音:shào zhèng【源】 少正为小宰、小司徒之类官名。周时官制六官之长曰正,其副职谓之少正。少正之后,因官为氏(7,60,62)。一说,春秋时鲁国少正卯之后,见《姓苑》(17)。【望】 鲁郡(
读音:Lǐnqiū【源】 系自姜姓。炎帝之后,齐大夫廩丘子先食采于廩丘(故城在今山东郓城西北),因氏(4,7,21,60)。【变】亦作〔廪邱〕(12,17)。【人】廩丘充,春秋时齐隐者,见《姓氏英贤传
读音:qī【源】 ①春秋时吴王阖闾之弟夫概奔楚,楚封之于棠谿(故城在今河南西平),因以为棠谿氏。棠谿氏之后有谿氏(8,17,60)。②当以居于谿谷者为氏(60,62)。③剑有谿子,或工作剑者以器为氏,
读音:Wā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河南卫辉(287)、舞阳、山西赵城(62)、台湾台北、屏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南之周口,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