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ā

【源】 ①汉时西域人姓。班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见《后汉书·西域传》(60,63)。按:班勇为东汉班超之子,任西域长史,屯车师国前部柳中(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车师国分前后两部,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八滑为车师国后部大臣,随班勇有功,上书封为后部亲汉侯。②明时四川打冲河右所土千户姓八,见《明史》(60,63)。③纳西族姓(151)。【变】 一作捌(91)。【布】 云南宁蒗(151)、山西绎县(324)等地均有此姓。【人】 八通,明时江宁人,正统中任礼部主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据 《后汉书·西域传》注云: “西域姓。班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班勇,东汉和帝时西域长史。②又据 《明史》 注云: “四川打冲河右所土千户姓八。” 亦少数民族姓。③明代有八通,江宁人,正德中任礼部主事。《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又写为 ‘仈’、‘叭’,或 ‘捌’。”

猜你喜欢

  • 景爾

    读音:Jǐngěr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彤魚

    读音:Tóngyú【源】 彤鱼,古国名。黄帝次妃彤鱼氏生夷鼓,为黄帝第三妃,见《国语》(7,11,60)。【变】 一作〔肜鱼〕(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国语》注

  • 读音:Nèn【综】 ①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444),史书上亦称农氏(194)。苏毗系藏族先民,在唐时灭于吐蕃。故称历史上藏族姓(217)。②源出不详。江西宁都有此姓(280)。《姓氏词典》 收载

  • 風胡

    读音:Fēnghú【源】 黄帝时善识剑者风胡之后(1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越绝书》 载有风胡子。

  • 脱羅

    读音:Tuōluó《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 “元有脱罗禾、脱罗脱孩; 明有脱罗干。”未详其源。

  • 读音:dào【源】 ①周官有稻人,掌稼下地者,其后以官为氏(7,15,60,62)。②系自嬴姓。秦伯稻之后(8,17,60)。③汉时琅邪郡有稻国,为侯国,故城在今山东高密西南(11,87),或以国为氏

  • 吐粟

    读音:Tǔsù【源】 见《复姓录》(12,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 亦收,未详其源。

  • 孟繼

    读音:Mèngjì【综】 源出不详。内蒙古呼和浩特有此姓。

  • 读音:wēi【源】 ①系自子姓。宋微子微仲之后(11,12,15,17,60)。微子为纣兄,封于微,故城在今山东梁山西北15里之微子店。当以国为氏。②殷、周时西南夷人之古国,曾与武王会师伐纣。微国故城

  • 读音:jí【源】 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一为姞。裔孙伯鯈,周封之南燕,常与姬姓通婚(7,9,12,17,60)。【变】 后亦有去女为吉氏者(17,62)。【望】 冯翊(17,418)。【人】 姞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