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ōng

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职为姓氏,为周官充人之后。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充闾的后代。

充姓历史人物有秦代燕人充尚,善于祈祷占卜巫事。入汉以后被传为仙人。

充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二十八位。


【源】 ①古有充国,在四川闽中,见《寰宇记》。充国之后有充氏(17)。②周官有充人(《周礼》地官之属,主养用于祭祀之牲畜)一职,其后以官为氏(7,11,17,60)。【望】 赞皇(17,21,418)。【布】 河南洛宁(294)、江苏武进(314)、北京、山西介休等地均有此姓。【人】 充虞,战国时孟子弟子(7,11,15)。充郎,汉时左冯翊,初平二年升大司农(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谱》 云:“‘出 《周官》 充人之后。以官命氏。’ 望出赞皇。”②《姓氏词典》据《新纂氏族笺释》 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姜姓。系春秋时齐公族大夫充闾的后代。郡望: 太原。”

战国时孟子弟子有充虞;秦有充尚,仙人; 其后有充申,汉时人。

猜你喜欢

  • 司国

    读音:sī guó见《姓苑》。▲<汉>司国吉,朝议郎。

  • 读音:Rán古代氐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 云: “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 或在福禄, 或在

  • 读音:shù【音】 庶氏有Shù、Zhù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庶(Zhù)姓。【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以非正嫡,号庶氏(11,17,60)。②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大夫庶其来奔鲁,其后为庶氏

  • 阿帕塔尼

    读音:Āpàtǎ′ní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或称“达能”。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牟頗

    读音:Móupō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吐延

    读音:Tǔyán《姓氏词典》 引 《魏书》 收载。“北魏有吐延身”。未详其他。

  • 瑚錫哈哩

    读音:Húxīhǎlǐ【源】①清满洲八旗姓。瑚锡哈哩为地名,以地为氏(23)。凡六派,出瑚锡哈哩、卦勒察、伊兰费尔塔哈村、宁古塔、沈阳、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

  • 巴喇多

    读音:Bālǎduō【综】 清镶黄旗满洲闲散德音保之妻为巴喇多氏(260)。

  • 读音:Tuí【源】 周惠王时大夫穨叔之后,见《姓源》(17,60,62)。即颓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系颓姓分族。”未道其详。

  • 读音:Bēng【源】 邴一作祊,为泰山下之邑(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南),居此者以为氏(60)。《姓氏词典》据《姓苑》收载。其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祊,春秋时郑国祭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