偑
读音:fēng
【源】 古帝伏羲氏之后,见《何氏纂文》(12,21,60)。一说,佩,地名,见《广韵》,以地为氏(63)。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何氏纂文》收载。其注云: “偑,伏羲之后。”则此当与“风”姓同源。疑即风姓之分族。
【源】 古帝伏羲氏之后,见《何氏纂文》(12,21,60)。一说,佩,地名,见《广韵》,以地为氏(63)。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何氏纂文》收载。其注云: “偑,伏羲之后。”则此当与“风”姓同源。疑即风姓之分族。
读音:Bàibùlākè【综】 清驻防哈尔沁镶黄旗中有拜布拉克氏(259,260)。
读音:zhǎn崇效寺碑阴有斩姓。(见《陇蜀余闻》)
读音:Tiěmùěr《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即铁木儿氏。蒙古族姓。”
读音:Qūmiē【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Púhū《姓氏词典》引《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蒲呼·声訾。”未详其他。
读音:zǐ yuān与“子泉”同。(按:本为子渊,唐时避唐李渊之讳,称子泉。)
读音:Xū/Shiu,Syu,Hsu【源】 ①见《姓苑》(9,15,17,21)。②北匈奴有虚渠,是虚为匈奴姓(60,62)。【布】 浙江上虞(279)、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tà shí lì葛逻禄三族,三曰踏实力。(见《唐书》)
读音:Ōu【音】 区氏有Ou、Qū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区(Qū)姓。【源】 ①春秋时善铸剑者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见《风俗通》(1,7,12,17,60)。②汉顺帝时象林(今越南境内)蛮姓
读音:Zhìliángkuāng【综】 清时蒙古人姓。世居辽宁岫岩,后改为汉姓张(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