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īnsà【源】 彝族姓。属狄俄阿雕家支(375)。
读音:huì【源】 见《姓苑》(15,21,62)。【变】 一作〔〕(62,63)。【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
读音:Zhù【源】 见《中国姓氏集》(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Tiào【源】 见《集韵》(86)、《中日姓氏汇编》(40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集韵》云: “粜”,姓也。晋有粜茷。一作“籴茷。”
读音:Bàidūkè【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官保之妻为拜都克氏(260)。
读音:sì【源】 ①周六国时有俟子,善著书,俟氏当为其后,见《风俗通》(1,6,7,9,60)。 ②北魏时俟奴氏后改为俟氏(11,12,60,70)。俟力伐(12,17)、俟伏斤(27)等氏亦有改姓俟
读音:Qú相传璩姓源于古代的一种饰品。璩为古人佩戴的一种耳环。璩姓与琚、蘧、遽三姓同源,并存于世。如今琚、璩、蘧、遽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璩姓历史人物有璩伯昆,明代桐
读音:Fólikè【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都抡之妻为佛哩克氏(260)。
读音:Zhōngwú【源】 钟吾,子爵小国(故城在今江苏宿迁西北之司吾城),吴阖庐使执其亡公子烛庸(吴国公子),钟吾子不可,遂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变】 亦作〔鐘吾〕(
读音:Zhákè【源】 见《平陆县志》(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