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来集之撰。作者信奉河图洛书之说,以为“河图顺以相生,而六府三事取于此;洛书逆以相克,而《洪范》九畴取于此;八卦成列,固之为六十四卦,而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取于此”。故此书取《序卦》、《杂卦》,以及三陈
十卷。清祝文彦(生卒年不详)撰。祝文彦字方文,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文彦此书认为儒家主孔孟之说、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道家主老庄学说,强调
八卷。清余为霖修,郭国琦等纂。余为霖字惕区,江西金溪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二十年(1681)任齐东知县。考齐东志,创自明正德十一年知县肖敬谏,再修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县刘希夔,此志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
二百二十卷。宋郑居中等撰。郑居中,字达夫,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中书舍人连擢至翰林学士。官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本书为其于议礼局官知枢密院时奉敕所撰。有宋徽宗御制序文,并题有“政和新元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二十种,一百六十三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辑。孙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后因病归里。初以文学著称,与洪亮吉、黄景仁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1369)征修《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
十二卷,清张士琏修。叶适纂。张士琏,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进士,知县,雍正三年(1725)任。旧志,于康熙间县令金一凤创修,雍正间县令张士琏续修县志,于雍正八年(1730)成稿,十二年(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