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州府志

黄州府志

①九卷,清苏良嗣修,奚禄诒纂。苏良嗣,辽阳州(今辽阳市)人,荫生,官黄州知府。奚禄诒,字克生,黄州人,进士,官常州府同知。府志明弘治十三年(1500),郡守卢希哲修,万历三年(1757)郡守潘允哲修。此后百余年未经补辑。苏良嗣奉檄重修,搜求旧志,参以采访,遂成此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印。因府志废缺,有百余年,经明末兵燹之后,典籍散佚,志成凋谢,地理、田赋二志,凡山川险易,风土醇醨,田赋登耗无从考证,各县志乘也未足征信,故仅录旧志,无所损益。职官、选举、人物三志,取明代督学道高世泰《三楚文献录》为依据,然高世泰为吴人,以吴人记楚事,难免传闻异辞,故所录姓氏,遗漏舛错甚多。旧志无学校一门,此志也未增加,实因陋就简而成书。② 二十卷。清王勍修,靖道谟纂。王勍,字恕堂,陕西鄠县人,选拔教习,官黄州知府。靖道谟,字果园,黄州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云南姚州知州。郡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守苏良嗣继万历志重修,迄六十余年,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分地理、建置、赋役、学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外志十纲。旧志山川桥梁,每并附疆域志,此编以山川为天地自然之位置,附于地理,桥梁为后人所创设,附以建置。旧志所载物产,有通产和专产之分,每载专产通产则略而不录,此编以通产为郡县所本有,未能割弃,逐条增入。人物志、文苑、宦绩等类依次补收。忠臣、义士、烈女、贞妇采访尤详,所属各县,按次序而分别载录。艺文志,古文诗赋体裁不一,苏志分各州县载之,头绪纷繁,此编分别各体,合八属并载,仍以年代为次序。学校志,万历志缺载,苏志因之,此编辑列为四卷。③ 四十卷,首一卷。清英启修,刘燂、邓琛等纂。英启,字续村,汉军镶白旗人,进士,官黄州知府。刘燂,字悔复,黄州人,进士,官湖南衡州知府。邓琛,字献之,湖北黄冈人,举人,官刑部郎中。黄州乾隆王勍修志,文简事赅,远胜康熙苏志。光绪间邓琛与修通志,往来鄂省志馆,得见楚中舆记,如廖道南《楚记》、廖元度《楚风补》、朱日浚《黄州文献录》等书,凡有关黄州者,摘要抄录,并征各属志乘,依据王志,与同馆诸人,商榷采择,郡志告成。光绪十年(1884)刻印。此志疆域至武备,抄录王志,职官、选举、人物依类增加,艺文变更前例,广为搜采。前志所载诗文,用范成大《吴郡志》例,分注各条之后,无类可归则于集部后附存。碑碣择其典雅者著于篇。杂志所录具有见解。王志胜于苏志,是志则更详于王志。

猜你喜欢

  • 写本春秋穀梁传集解

    一卷。晋范宁撰,唐朝人写本。该本在清光绪年间于敦煌出土。起于庄公十九年,止于闵公二年,前面脱数行,后题“春秋穀梁庄公第三、闵公第四”,合为一卷。又后题“龙朔三年(663)三月十九日书吏高义写”,又记用

  • 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

    一卷。明康海(1475-1540)撰。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与李梦阳为诗友,常相唱和,并非议先辈。正德初,李梦阳下狱,康海向刘瑾

  •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

  • 大学讲义

    ① 一卷。清朱用纯(1617-1688)撰。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清理学家。其学恪守程朱,专倡主敬。所著《治家格言》(也名《朱子家训》),清中叶后传播甚广。还有《大学中庸讲义》

  • 黎平府志

    八卷首一卷,清俞渭修,陈瑜等纂。余渭,嘉善人,光绪十四年(1888)任黎平府知府。陈瑜,贵阳人,进士。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万历中袁表有黎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乾隆中郡

  • 字林异同通考

    共七卷。其中《字林异同通考》四卷,《六书辨异》二卷,《补遗》一卷。清汤容煟(生卒年不详)撰。容煟字豫亭,号梅湖,鄞县(今属浙江)人。是书与《干禄字书》、《复古编》略同,旨在识字与正字。邵晋涵序云:“读

  • 易经颂

    十二卷。明陈仁锡撰。该书借剖析字句来发挥意义,虽取《本义》而亦有相异者。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而研究古训之处少。因为陈氏本为文人,经学并不是他的专门所长。该书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始据副都御史黄登贤

  • 续艳异编

    十九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与《艳异编》同时刊行,也有汤显祖评,取材范围、故事内容、编排体例与《艳异编》概同,分部略有差异,为二十三部:神部、龙神部、仙部、鸿象部、

  • 听园读左随笔

    二十卷。清李艺元撰。艺元,长沙(今湖南长沙)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不录经传全文,有所论说,就分条罗列。对《左传》中的经义、文字训诂、人名地名有所考订。该书卷首至卷八为《测义》

  • 切韵求蒙

    一卷。清梁僧宝撰。梁氏本名思问,字伯乞,号寒白退士,顺德(今广东顺德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精音韵学,尚著《四声韵谱》十六卷。二书相辅而行,是阅读《广韵》的参考书。《切韵求蒙》是表现中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