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鹅湖集

鹅湖集

六卷。明龚(约1354前后在世)撰。龚,江西铅山人,生卒年不详。《明史》无传。惟《太祖本纪》载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杜、赵氏望、吴源为春夏官。又《宋讷传》称讷为祭酒,与讷定学规者,司业王嘉会、龚。三人年俱高,须发皓白,终日危坐,堂上肃然。而亦不详其本末。考《铅山县志》,称龚先以明经分教广信,辑朱子之说,补六经图。御史叶孟芳荐其学行,征入为四辅官。以老乞归。又召为国子祭酒,卒于官。著有《经野类钞》二十八卷。盖亦穷经笃学之士。其集见于焦竑《经籍志》,为六卷,流传甚鲜。程敏政《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搜采极博,却均不及其名姓。则亡佚甚久。编辑《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裒集所载龚之诗文,而成一帙。凡六卷。其诗虽多沿元季余波,而清婉谐畅,亦自琅琅可诵。文则本经术,结构谨严,实能不愧于作者。不仅有“雨昏湖口生春水,天入江东有暮云”等佳句,还对明代史实的考证有所裨益。如其《送周倬、张溥使高丽序》,称洪武十八年(1385)命周倬等前往封国王,而《明史·高丽传》失载其事;又《赠刘叔勉奉使西洋回序》,称洪武二年(1369)春,诏叔勉往使,三年夏,才至西洋,而《明史·浡泥传》则称三年八月命御史刘敬之往使,阅半年始抵其国。年月参错不合,而龚所记当符合其实,故足以资考证。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公余漫稿

    六卷。明王崇古(1515-1588)撰。崇古为明朝大将。字学甫,号鉴川。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进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对当时边境的安宁有

  • 钦定礼记义疏

    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奉敕撰。是书为《三礼义疏》之第三部。经文四十九篇,厘定为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其诠释七例亦与《周官义疏》相同。此《义疏》广采说《礼》诸家,于郊社、乐舞、裘冕、车旗、尊彝、圭鬯、燕饮

  • 词林典故

    八卷。清乾隆时官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翰林院落成,高宗案临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本书。十二年成书。专记翰林院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全书共分八门,依次为:“临幸盛典

  • 国朝诗萃

    二十一卷。清潘瑛、高岑同辑。潘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高岑,字岘亭,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亦不详。官丰城知县。著有《眺秋楼诗》。此集为清诗汇编。清代人选清代诗有不少著作,如沈宗伯《清诗别裁集》,陈维崧《箧衍集

  • 通变

    见《易通变》。

  • 文通

    十卷。清马建忠(1845-1900)撰。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人。年青时即研究西学,学会拉丁文、希腊文、英文和法文。1875年留学法国并任清使官翻译,回国后入李鸿章幕帮办洋务,曾去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

  • 明苏爵辅事略

    一卷。清苏泽东辑。泽东字选楼,广东东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苏爵辅名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崇祯时曾任户部员外郎。唐王永历时任东阁大学士。唐王死后,他与何吾驺等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聿,被封为建明伯,掌兵部

  • 山居新语

    四卷。元杨瑀撰。生卒年不详。杨瑀字元诚,杭州人。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后官至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书后有作者自序,称此书是其归老山中以后所作,故名《山居新语》。内容比较庞杂,凡朝廷典章制度、

  • 易原奥义

    一卷。《周易原旨》六卷。旧题保八撰,朱氏《经义考》同,四库馆臣改作宝巴,生平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其书有方回、牟瓛序。称之曰普庵者,其号;曰公孟者,其字也。”方、牟二人俱由宋入元,则保八为元

  • 克念堂文抄

    二卷。清雷铎(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雷铎,字伯觉。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陕西通志》称其事继母孝,曾由他郡背米,路遇水几近溺死,宁终日挨饿,不使继母缺食。家虽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