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震泽集

震泽集

三十六卷。明王鏊(1450-1524)撰。王鏊字济之,号震泽,江苏省吴县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讲、谕德、少詹、兼侍讲学士,擢吏部侍郎,累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著有《史余》(已著录)、《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等,此集初刻于嘉靖年间,题为《震泽先生集》共三十六卷。集前有嘉靖十五年(1536)霍韬序。王鏊以文章名重一时,甚得论者推重。如《大厓李先生墓表》叙次井然,章法精严,文笔朗爽;他也善赋,如其《洞庭两山赋》、《吴子城赋》等,无论是状景,还是抒怀,均吸收了六朝赋作之所长,较富有情韵,文笔也不板滞。他亦能诗,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评其诗说:“诗不专法唐,于北宋似梅圣俞(尧臣),于南宋似范致能(成大),峭直疏放,于先正格律之外,自成一家。”其绝句也颇有风致,如《咏落花》一诗云:“鱼鳞滴池雪斑斑,蝶怨蜂急鹤惨颜。只有道人心似水,花开花落总如闲。”一洗山林陈腐之陋习,清新感人。王鏊尤擅长律、绝句,出乎亦有独辟溪径之处。故有人评其诗文称:“鏊以制义名一代,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谈八比,即无不知王守溪者。”《震泽集》还有万历年间王氏三槐堂刻本,题名为《王文恪公集》,并附《鹃音》一卷,《白社诗草》一卷,集前有朱国桢序。另外,《广理学备考》收有《王守溪集》,为王集的选本。

猜你喜欢

  • 射声小谱

    一卷。清程定谟撰。定谟字心宇,号醒雨,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官安徽庐江训导。卷首有黄焘序。是书受《切韵指掌图》及《李氏音鉴》影响。以二十九字词代表声母:莺(影)花(晓)院(匣喻),隔(见)溪(溪)禽(

  • 尚书集传或问

    二卷。宋陈大猷(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

  • 朱圉山人集

    十二卷。清巩建丰(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巩建丰,字子文,号渭川,又号介亭,伏羌(今属甘肃渭川)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本集诗文各六卷,又以补遗之文附于诗末。其诗文皆平

  •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宋张载著,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

  •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前有御制序、进实

  • 鸣沙石室古籍丛残

    十八种,三十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隋唐等写本经史旧籍,分《群经丛残》和《群书丛残》两类。《群经丛残》中有唐写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穀梁》、《论语》

  • 古今记林

    二十九卷。清汪士汉(生卒年不详)撰。汪士汉著有《秘书》二十一种。本书杂录正史以及百家之书,随笔摘录,编辑而成。全书分二十七类。作者自谓其义例有二:一纪淑慝以示劝戒,一搜瑰琦以资见闻。其资料似从类书中抄

  • 天池秘集

    十二卷。明徐渭(详见《路史》条)撰。武林孙一观校。其中有关叶向高,陈继儒等诗文记载,均是由孙一观补辑,而伪托徐渭撰。因为徐渭是嘉靖时期人,叶、陈二人均晚于徐,徐不可能见其诗文。此书体例颇杂,标目诡异。

  • 家藏集

    七十七卷。明吴宽(1435-1504)撰。吴宽,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1472)举进士第一,授修撰,侍讲东宫,每进讲,闲雅详明,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定。著有《匏翁家藏集》。此集为吴宽所

  • 隅园集

    十八卷。《薠川》集 八卷。明陈与郊(1546-1612)撰。与郊,字广野,号隅阳,别署玉阴仙史,亦署高漫卿。浙江海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因母忧而归故,不复出。著述颇丰。其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