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陶陶集

陶陶集

一卷。清吴庆焘撰。吴庆焘生平详见《珠仙馆诗存》(辞目)。书中未著撰者名氏,但署为“襄阳金粟庵头陀炯然孤清”。从本书自序看,此集系辛亥革命以后所作。作者对辛亥革命颇为不满,抱着遁世的态度流徙于江汉,自云:“携陶诗自随,弥资欣赏,虽不敢言‘和’,却也缀辑百篇有奇。取名‘陶陶’,厥有二义:以陶陶我,其乐不改;以我陶陶,与古为新。针线之迹,未必尽灭,要其成章,似亦斐然;白云在山,只自怡悦而已。”然集中《甲寅初度》则进一步暴露了作者的封建心态,诗说:“巨猾肆威暴,桑竹残朽株。众蛰各潜骇,门庭久荒芜。”自注云:“壬子夏,里中有自称北伐军统者,纵兵四掠,被劫者四五百家。余家亦空,遂不能归。”又谢绝当事敦劝出山云:“岂不寒与饥,恻怆多所悲。一生复能几,千载不相违。”“荣华诚足贵,贫贱有交娱。栖迟讵为拙,吾亦爱吾庐。”借此标榜自己的所谓“亮节高怀”。总观其诗内容,作者是一个不满意历史进步、感伤于封建王朝衰落的封建士子。是书有襄阳吴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九愚山房诗集

    十三卷。明何东序(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何东序,字崇教,号肖山,山西猗氏(今临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今陕西绥德)。何东序能为诗,尤喜作古乐府。凡郭茂倩《乐

  • 两粤梦游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马光撰。马光字,涑庵,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时官永宁知州,全州知州,永历时官至全永巡抚。《两粤梦游记》叙述自崇祯十三年(1640)至顺治九年(1652),马光十三年间游宦两粤事。

  • 泰山志

    三十卷。清金棨撰。金棨,字戟门,安徽休宁人。旧志泰山者甚多。明朝汪子卿有《泰山志》。后查志隆重修《岱史》,宋涛撰《泰山纪事》,萧协中有《泰山小史》,清朝林杭学则有《泰山辑瑞集》。金棨以旧志皆有不足,因

  • 春秋经解

    ① 十三卷。孙觉(1028-1090)撰。孙觉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孙觉早年师事著名经学家胡瑗,从胡氏受《春秋》学,后中进士,累官至右正言。王安石与孙觉原是好友,遂引用之,欲其协

  • 诸教参考

    不分卷。西欧克拉格(生卒年不详)著,美国人赫士译。克拉格国籍不详。赫士有《光学揭要》一书,已著录。《诸教参考》共八章,取论神、论罪、论得救、论来世、论道德五大端,以基督教理攻诸教之说,也是基督教徒扬诩

  • 缠子

    一卷。旧本题周缠子(生卒年不详)撰。缠子,不详何人。班固《汉书》、《隋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该书,唐宋之间,始见征引。由于其书有董无心论难之语,往往又称《董缠子》,盖附见于《董子》书中,非有专书。清人马

  • 古今诗话探奇

    二卷。清蒋鸣珂辑。蒋鸣珂,字芥孙,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作者因《诗话选隽》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惜乎集隘学者少之,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录其最为奇绝者,以补《选隽》中所不逮。上卷为《诗话探奇

  • 阿弥陀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著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

  • 觉世棒

    见《鸳鸯针》。

  • 长谷集

    十五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生平详见《吴兴掌故集》条。是集凡十五卷。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